第304章 民望为梏(第3页)

“可锦衣卫的权利着实太大,如今父皇与孤处处谨慎。尚且不能保证锦衣卫之下,没有冤假错案。”

“若是后世之君稍显羸弱,甚至是昏聩不堪。那锦衣卫岂不愈发肆无忌惮,甚至左右朝堂?”

朱标并非杞人忧天。

历史上,永乐皇帝不仅没有裁撤锦衣卫,甚至还设立了和锦衣卫职能相同的东厂。而且东厂头目通常还是颇受皇帝信任的太监。

后明宣宗朱瞻基设内书房,准宦官粗通文墨,通晓古今。

再之后,明宪宗朱见深设立西厂。

东厂、西厂、锦衣卫,三者长期争斗,百年恩怨下来,淘汰了一些,却也让留存下来的机构权利愈发,甚至不受控制。

到了嘉靖时期,阉人一党甚至能与朝臣平分秋色。

再然后,便是那甚至能左右皇帝人选的九千岁魏忠贤。

老朱设立锦衣卫之初,绝对想不到后世之大明竟是如此场景。

他绝对想不到,他亲自定下的宦官不得干政的皇明祖训。仅仅在他死后不到十年的时间,便被自家老四废除。

他命人打造的那块一丈高,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碑,竟会在数十年后,被一个名叫王振的太监丢入茅厕。

朱标甚至觉得,若自己将朱棣一脉做的那些荒唐事说给老朱听。

老朱甚至会当即抽刀,砍死朱棣!

微微收敛心神后,朱标冲朱樉、朱棡说道:“如何制约锦衣卫,孤尚且想不出明确法令。”

“故而只得以民心做桎梏,以民望成枷锁。”

“只希望后世之君见洪武朝的锦衣卫深得民心,也能效仿一二。”

“大哥高见。”

“大哥高见。”

没有理会朱樉、朱棡二人的吹捧,朱标随意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高见?高见个屁!

以民心作为制约锦衣卫的枷锁,前提是后世之君也要雄才大略。

所以眼下接下来还是要寻个朝中机构来制约锦衣卫。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