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士子龙骨(第2页)

“绝无此意!”知道李善长想歪了,刘伯温忙解释道:“杨宪、胡惟庸,还有凤阳一众官员不都是累累血案。”

“在下绝无特指,更无为皇储提醒,追查善长兄的意思!”

“嗯。”

待刘伯温解释完毕,李善长的表情这才和缓了许多。

要知道。

现如今但凡有人提及胡惟庸,那都是在劝老朱、朱标追查他这个胡惟庸的恩师。

毕竟胡惟庸案牵连了许多朝臣,偏偏他李善长身为胡惟庸的恩师却能无事,哪怕是李善长自己都觉得有些意外。

不过想到刘伯温方才的问题,李善长微微沉吟,也有些拿不定主意道:

“恐是人心难测吧!”

“毕竟历朝历代都从未有一朝无一佞臣之盛世,加之加之”

李善长很是小心的看了眼皇宫的方向,随即环顾左右,确定四下无人后这才低声继续道:

“加之国朝俸禄低微,陛下又又治下极严,故而故而”

李善长吞吞吐吐,终究还

是没有继续说下去。

不过他的意思也已经很明显了。

看着被蓝玉抽成猪头脸的吕思平,杏花楼中的士子群情激奋,一面出声鄙夷的同时,一面很是嫌疑的望向吕思平二人。

只因在这些士子看来,太子如此恼怒均是因这二人行为有失,触怒圣颜。

可实际上

听着那些士子说触怒太子者,罪该万死。

李善长、刘伯温对视一眼,相继走出了杏花楼。

“这些个娃娃们呀!”

李善长嘴角微微扬起,轻声叹气的同时缓缓摇头。

“这些个娃娃们还真以为是费成仁、吕思平二人触怒了太子殿下。”

“殊不知让殿下心烦的,乃是他们执意要上书***,言说太子继位之事!”

“年少少知罢了。”刘伯温不以为意,随意开口道:“如今我大明官场上的众人,要么是元末便久负盛名的高才,要么是辗转多名恩主的大儒,要么便是开国前便追随陛下的老臣。”

“对我等来说,迎合上意,官场逢迎也是刻入骨髓的。”

“因此陛下喜欢这些年轻少知,胸有热血的士子,也不奇怪。”

“是啊!”

待刘伯温说完,李善长长叹一声,也表示认同。

他与刘伯温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他李善长多有逢迎老朱的意思,往往老朱刚有个想法,他便能事无巨细考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