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河144(第2页)

人事改革势在必行,不管有没有这些人都得改革一次,所以,这些人的存在正好给了改革人事的借口。

他就说:“咱们有下游产业!人员一层层的往下淘汰。觉得离家远的,他们会自己想办法调走。没关系的,无法胜任的,调岗也得接受。离家远了,可补贴却高了。只能顾着一头。”

这倒也是了!

李援军剥了糖塞到嘴里,“这两年该不好过还是不好过。前儿跟钢厂的老刘谈事,他说明年钢材得限产,一半的设备都得停摆。他们今年利润是二点六亿,可你知道市里给的交税税额是多少?”

四爷摇头,这倒是不清楚!不过是财政赤字大了,说明不仅中央,就是各个地方的财政都紧张了。这种情况,只能压力朝下放,从企业要效益,要赋税。

李援军‘啧’了一声,替钢厂发愁:“要二点七亿。”

啊?桐桐问说:“限产了,要的赋税却更高了。这是要把钢厂给掏空了!钢厂自己是一点福利都发不下来了。”

而今赋税就是这样的,没有税收改革之前,企业、地方有很大的自主权。大企业和地方都像是财政割据,自主性特别大的。

像是那些人下企业演出,给的福利怎么那么高呢?人家是真的有钱。

李援军朝桐桐点头:“是市里二号首长亲自去谈的,这个压力能承受得承受,不能承受也得承受。必须得勒紧裤腰带撑过去。”

桐桐反问说:“那今年……咱们是不是也不发福利了?”

李援军给了一个你自己体会的眼神:“彭越的意思要把极限压缩,腾出钱来都上交!会议连着开了四次,我都给搅和散了。”桐桐:“……”不能说李援军错了,没有大局观!

这里面有个问题:像是钢厂,限产!这一限产,煤炭需求就降低了。钢厂用自家的设备,每年的设备维修保养,这就是一笔收入。

可要是钢厂都给压榨干了,它的设备还得维修保养,可这笔钱却拿不出来了。那就只能欠着!欠着……这边的厂里怎么办呢?

更何况,煤矿会因为钢厂的原因,影响生产和收入。作为这边厂里大客户的煤炭,当然会影响这边了。

这是一连串的影响,是会起连锁反应的。

现在要是不给厂里留资金,多余的利润全都上缴了,那接下来就没有腾挪的余地了。

最基本的,学校拿什么盖?上面批不下来款项的,要申请也行,得厂里掏钱。还有家属院通暖,且通热水洗浴,这每天烧出去的都是钱。

福利是什么?不就是厂里拿出一部分利润,在工资之外补贴大家的生活么?

李援军生气的是:“他要走就走,非要拿咱们厂的利润交上去,这是干啥?将功折罪?他顾念人情招进来的人犯了那么大的错,连累了他!他算计厂里的盈余,为的是他工作调动的时候上面考虑到这一点,处罚别太狠。”

但凡他没有私心,我也不至于给他瞎搅和!

李援军低声说:“这笔钱绝对不能由着他处理!”

四爷朝后一靠,这还真是个问题:“这样……你容我想想。”

“不能给吧?”

四爷:“……”上面伸手,咱不给,这不是得想个理由吗?这个理由不能糊弄,得真的又说服力,且真的对厂子的将来发展有好处。领导又不是不讲理,只要真的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