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二爷 作品

第1810章 杨东不再是省管干部!(第2页)

但杨东绝对不允许这辈子,在以自己为主的世界里面,发生这样的悲剧。

吉江省,绝对不能经济下滑。

必须挺住,实在不行就产业升级,早点升级。

天天说阵痛阵痛,东北都阵痛几十年了,再这样下去都癌症了,还需要忌讳什么?

杨东恨自己晚生了十年,不然的话自己现在至少也得是个副省级干部。

自己这个级别,很难主导吉江省的经济。

杨东都不敢往下看了,因为排名七八十以后的区县,gdp只有三四十亿。

三四十亿的区县,这不就是曾经的庆和县吗?不,比当初的庆和县好很多。

但是三四十亿的县,能养活多少人?能留住多少人呢?

一个庆和县取得好成绩,值得开心吗?

杨东拄着下巴,突然没有为庆和县经济发达而开心了。

一个县改变命运,只能帮助一个县的老百姓富裕起来。

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吉江省贫困落后的局面,还是要解决。

而解决吉江省的贫困与落后,首先就得解决北春市。

因为北春市,是省会。

很多人都说北春市吸血全省,就为了养活一个北春市。

可杨东明白,不这么做,吉江省全废了。

不汲取全省之力,发展出一个北春市,吉江省的老百姓怕是要全部去外省打工了。

北春市发展起来,至少有一大部分本省人,去北春市。

可北春市发展不起来,全省的劳动力,都会为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做嫁衣。

至于为什么这样,原因很简单,吉江省人太少了,只有两千五百万人啊。

两千五百万人,跟人家动不动就七八千万,甚至上亿的省份,怎么比经济活力啊?

因此,吉江省只能适合大省会战略,强省会,而弱地级。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如果吉江省有四五千万人,那么就可以搞双城战略,毕竟人多了,建设也比较容易。

但没人啊,吉江省这些人只够建设一个城市的。

那么这个城市,只能是北春市,省会。

把北春市建设起来,产生省内虹吸效应,就会循环发展,产生良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至于其他地级市,也并非没有发展机会,可以走轻装简从的路。

这是杨东对吉江省的经济规划,至于能不能成功,只有天知道。

毕竟杨东没资格让规划实施啊。

别看之前自己跟前任省长安化民聊过经济发展,甚至跟现在的省长张玉侠也聊过。

但是没用。

自己的想法只能是自己的建议,可人家都是高官,人家有人家的智囊团,有人家的思想方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