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徐庶,你还不快快归顺于我?
徐庶,你还不快快归顺于我? 望着王也热切的眼神,徐庶心中忐忑,这年轻人是否有什么特殊嗜好?
王也告别徐庶,急匆匆赶往蔡府。
一路耽搁,已过去一个多时辰。
到达蔡府,只见门前马车簇拥,足有二十多辆。
为何有这么多马车?
难怪路上拥堵不堪。
王也好奇,蔡府究竟迎来何许人也,能引来如此多马车造访。
在仆人引领下,王也来到一处静谧花园。
步入花园内一厅堂,抬眼望去,堂内坐着四人。
主位坐着蔡邕。
其余三人中,有一人王也颇为熟悉。
行礼后,蔡邕逐一介绍。
尚书仆射士孙瑞,博士祭酒黄崇,以及河东才子卫仲道依次登场。
王也看见卫仲道,笑容可掬,拱手道:“卫兄别来无恙?”
卫仲道勉强回礼,问候王也。两人表面客气,内心却各有盘算。
蔡邕见二人相识,颇感意外,询问缘由。
王也随意说道:“卫兄曾向我购买蚊香。”
蔡邕闻言,顿时明白。
卫仲道生怕王也再生事端,急忙转换话题:“蔡公,不知那事您意下如何?”
蔡邕思索片刻:“此事还需问过小女,毕竟关乎她的终身大事。”
王也一听,顿时竖起耳朵,八卦之心燃起。原来卫仲道是来求婚的,门外那些马车想必都是他的聘礼。
河东世家,果然出手阔绰。
王也暗自思量,自己要奋斗多久才能积攒起那二十车的聘礼。
黄崇淡然说道:“儿女婚姻大事,自当由父母决断。仲道性情温文,才貌出众,且出身名门之后,实为良缘。”
卫仲道初时略感失落,但闻黄崇之言,信心立增。心中暗喜,自忖以自身相貌家世,世间能及者寥寥。
王也旁观,心中暗笑。思忖以卫仲道之条件,能娶蔡琰亦是常理。若是自己,亦会欣然应允。只可惜,卫仲道仅是徒有其表,婚后不久便离世,连子嗣也未留下。
蔡琰命运坎坷,丧夫后被匈奴左贤王掳走,更育有二子。
王也送走赵日天等人后,回首望见自己的驴车后还尾随一辆破旧驴车。
斗笠男坐于车上,正细心为自己包扎伤口。
王也注意到斗笠男身旁车棚内躺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料想她便是之前呼喊之人。
“在下王也,字长山,多谢壮士相助!”王也向斗笠男拱手致谢。
斗笠男苦笑回应:“小郎君客气了,是我多事了。”
王也摆手:“我也是借了宝刀之光,岂敢与壮士相比。”
他望向老婆婆,询问其身份。斗笠男答道:“这是我母亲。”
见老人脸色苍白,时而昏迷时而清醒,身形消瘦,似有重病缠身。
经王也询问,得知老人突发急症,斗笠男遍访长安名医,耗尽家财却未见好转。
王也心生同情,对斗笠男道:“我正欲前往蔡府,或许能请蔡公帮忙请太医为令堂诊治。”
斗笠男望着这位年约十七八岁的太学生装扮的少年,心生疑虑,觉得他太过年轻便口出狂言,略显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