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雪饼 作品

第141章 皇帝的秘密

  晋王当面,上呈了国子监大学士的题目方案。

  皇帝平和的看着。

  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

  “这个题目,是众位大学士推崇的吗?”皇帝询问。

  “是儿臣在诸多题目中择取后,与各位大学士商榷,觉得此题,能激起大虞士子的爱国情怀,于天下读书人,也是一种砥砺。”晋王回答道。

  “大虞丢了块山河,所以咏叹山河。”皇帝点了点头,“你干得不错。”

  “谢父皇夸奖,儿臣德薄功微,全仗各大学士的指教。”晋王谦虚道。

  同时,那稍有紧张的心也安定了一些。

  是父亲没看出来,还是自己和各位大学士做的够自然?

  不可能是前者,后者也没道理。

  “咏叹河川不错,限定为赤水河,有些狭隘了,各位学子来自的地方,必然都有一条哺育他的大河。况且,也不是所有人都见过赤水河,这对没见过赤水的学子,不太公平。”皇帝分析后道,“那就按照提案之一,但凡以大虞的河为旨,就是扣题。”

  大学士给了两个方案,咏赤水河,或者所有河。

  皇帝择取了后面一条。

  原本只考赤水,对于宋时安还有点‘偏袒’,毕竟他刚从那边回来。

  当然,大学士们都做过背调,孙谦早就去过赤水河,并且还留有诗篇。

  绝对不可能给他挖坑的。

  这下子,所有河都行,那宋时安又要被削一番了。

  但无论怎么说,只要是这个题目,就一定是炫耀文笔才华,就是给孙谦定制的辞赋第一。

  要论深度,论思想,谁能比得过《劝学》?

  可以‘河’为题,是很难开辟新的思想深度的,无非是家国,无非是乡土,以及马屁文学,一切战术转歌颂君主。

  这毫无疑问的,比文采。

  而文采,京都学子,乃至天下学子中,孙谦便是绝佳。

  哪怕真的有比他强的,你家里几个三公?

  “遵命。”晋王道。

  “至于这策论的题目,还可以。”皇帝在点评过后,让陈宝将一本奏折夹子,递到了他手中,并说道,“但今年的策论,就按照这个来吧,你去与国子监的大人们商量一下。”

  “父皇定下的,就是最好的策论考题。”晋王道。

  “那你看一下呢。”皇帝说。

  “是。”

  晋王打开册子,在看到题目后,明显的一怔。

  竟然是这个题目……

  父皇,你到底在想什么?

  “子裕,宋时安此次科考,是在狱中,颇为特殊。你又主科考,或可抽空前去,稍作慰问。”皇帝随和的说道。

  晋王顿了一下,有些为难道:“回陛下,值此特殊时刻,儿臣要不要避嫌一下?”

  “没有什么嫌的。”皇帝道,“你若有空,就去一下,若主持科考工作太忙,那就算了。”

  “遵命,父皇。”

  “好,你去吧。”

  “儿臣,告退。”

  一拜后,晋王离开了殿里。

  在彻底远去后,皇帝问一旁的陈宝:“你说,朕的这位儿子,会去见宋时安吗?”

  这是皇帝主动的提点。

  宋时安要出狱了,你过去收复一下人心,赚点他的好感。

  虽然不能让他成为晋王党,至少关系不会太僵。

  “陛下,奴婢猜不到,科考在即,晋王殿下如若有真的余力,应当会……”

  “他不会去。”

  皇帝想也不想,直接判断道。

  陈宝没话说了。

  如果是下了命令,晋王必须得去。

  如果是给他这样一个选择,那他还真的不能去。

  政治,最忌讳的就是首鼠两端,三心二意。

  只会让追随者,没有安全感。

  “你觉得这科考题目如何?”皇帝又问,“辞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