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雪饼 作品

第144章 恐怖的策论题目

  辞赋科过后,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毕竟并不是谁都像孙谦那样,作文的时候有那么多的墨水。

  不过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是以河为题,只要是核心主旨里有河,那就没问题。

  审美是主观的,阅卷的也不是只有一个人。

  当然,考都考完,想这个也没用了。

  接下来的策论,才是重中之重。

  在京都当了一年户籍吏的王水山,他的文字水平,有了不小的提升,辞赋科他自认为是过关的,但他也很清醒——策论要还是这个水准,绝对不可能考中进士。

  至少要达到前三十的质量,才能够靠那中等偏上的辞赋,踩到进士的边边。

  他现在有点想请关于策论的神了。

  宋时安。

  朔风一行,不少人都害怕他得势,而王水山,基本上每夜都在为他的生死而担忧。

  不是一个普通的贫瘠县,不是苍霞,竟是朔风。

  他在用生命,去践行自己的信念。

  并且,肉身捍卫住了大虞的江山。

  哪怕没有这个功勋,进士他也肯定能中。可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功劳,再加上进士的身份,宋时安要一飞冲天了。

  自己不能被甩得太开。

  不然,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承诺,成为时安党?

  我是有这能力的。

  先前自己的策论和宋时安极其接近,基本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争夺人口,只是自己过于的极端,写成了抢夺所有的人口,这才与他天壤之别。

  得记住宋时安的指点——懂政治。

  坐在考试的隔间里,他手上拿着馍进食。而后,加紧的利用空隙,闭目养神,恢复体力和精力。

  科举的考试强度太大了。

  整整一天,基本上都在高强度用脑。

  据说,每一届都有数百人,因为撑不住,加上心态过于紧张,在下半场,直接就乱掉,写出来的文章,水准远低于平时。

  其中在考场上晕倒的,也有十几人。

  考场,正如战场。

  笔,就是枪!

  在休憩过后,第二场的考试,终于开始了。

  同样的流程,同样的形式。

  所有人都持笔,准备将接下来爆出来的考试题目语音转文字:

  “司州邱平郡漳县,丁口五万六千余,虽无兵燹盗匪之患,然境多冈峦,均后人田仅三亩,非津衢通途,市易中平(商业发展普通)。前三年,分纳课六十八万、八十一万、纳课七十五万。及八品县丞孙谦履任,行三策:节用公帑,劝课农商,发动乡绅捐赠,今岁竟输课二百二十万!较常赋翻三番。请以此例,作策论,为大虞增财税收入。”

  这个题目一出来,考场的大家伙,可都是一愣。

  这也太有意思了。

  上午的考试,题目是朔风归来的宋时安。

  下午的考试,题目是漳县归来的孙谦。

  这不就是官方推出的双骄吗?

  但他们两个,能骄吗?

  明眼人都知道,差距大的不是一点。

  朔风之战,那是立挽天倾,取得了不世的功勋,仅凭此功劳,都能封个万户侯(县侯)。

  至于漳县收上了三倍的钱,那是孙司徒发动他的面子,给儿子铺路,买官呢。

  两个人那是一个级别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