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狄公劝诫(第3页)
女皇的目光最后落在蜷缩在地、如同被抽去了魂魄的萧承砚身上。那眼神复杂无比,有痛恨,有厌恶,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被狄仁杰那番话所勾起的叹息。
“逆犯萧承砚!” 女皇的声音陡然转冷,如同冰河乍裂,“勾结外敌,叛国祸边,罪证确凿,依律当诛九族!然…” 这个转折词,让所有人心头一紧,“念及其父冤屈在先,其被仇恨蒙蔽心智、铸成大错在后,狄卿所请,亦存仁恕之道。朕…准其所奏!”
“着即革去萧承砚一切官职、勋爵,削其官籍!念其曾为朝廷效力,免其一死!流三千里,终身不得返京!发配之地…” 女皇的目光扫过殿侧那幅巨大的舆图,最终定格在西北那片广袤而苍凉的疆域,“…北庭都护府下,伊吾军镇戍所!充为苦役营最低等役卒!无赦令,永世不得脱籍!”
伊吾军镇!正是莫贺延碛前线!那片被他出卖而陷落、被鲜血浸透的土地!让他去那里做苦
役,日日面对他曾参与制造的废墟和冤魂!这比千刀万剐更残酷的惩罚,让萧承砚的身体猛地一震,死灰般的脸上瞬间褪尽最后一丝血色,只剩下彻底的绝望和死寂。
“押下去!” 女皇挥袖,声音冰冷无情。殿前金瓜武士如狼似虎般上前,架起瘫软如泥、毫无反抗之力的萧承砚。在拖过他带来的那盏己经熄灭的残破风灯时,他空洞的眼神似乎波动了一下,嘴唇无声地翕动,仿佛想呼唤一个早己逝去的名字,却终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那卷记录着萧家冤屈的血书,依旧静静躺在金砖之上。
就在萧承砚被拖至殿门,身影即将消失于那沉沉夜色之中时,狄仁杰忽然开口:“且慢。”
金瓜武士闻声停步。众人目光再次汇聚于狄仁杰。只见他走到那卷血书旁,俯身,用双手极其郑重地将其卷起,捧在手中。然后,他走到被架着的萧承砚面前。
萧承砚茫然地抬起头,失焦的眼睛看着狄仁杰和他手中的血书。
“这上面,”狄仁杰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只传入萧承砚耳中,“是你父的冤屈,是你萧家的血泪,是此案昭雪的凭据。它,不是仇恨的薪柴,而是寻求公道的凭证。” 说着,他竟将卷好的血书,轻轻放入了萧承砚被反缚的手中。
萧承砚浑身剧震,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被塞入自己手中的血书卷轴,那粗糙的触感仿佛带着父亲残留的温度,又像是滚烫的烙铁。他干裂的嘴唇剧烈地哆嗦起来,死寂的眼中第一次涌上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巨大悲怆和一丝微弱到几乎不存在的悸动的液体。
狄仁杰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刺穿他灵魂深处最后一点蒙昧:“记住你今日的下场,记住莫贺延碛的风沙!记住你父亲萧远山,他想要的,是清名永存,子孙安宁!绝非今日这般…同归于尽的疯狂!你的路,还未到尽头。在伊吾的风沙里,好好想想,何谓真正的复仇,何谓…真正的救赎!”
说完,狄仁杰不再看他,对金瓜武士挥了挥手。武士会意,将捧着血书、仿佛灵魂都在颤抖的萧承砚,拖出了宣政殿高高的门槛,投入外面浓得化不开的夜色之中。
沉重的殿门缓缓合拢,发出沉闷的巨响,隔绝了殿外呼啸的寒风,也仿佛暂时隔绝了那沉重得令人窒息的冤屈与罪孽。殿内烛火通明,却无人感到丝毫暖意。
狄仁杰转过身,重新面对女皇和满朝文武。他的脸上带着深深的疲惫,但腰背依旧挺得笔首,目光沉静如渊。他对着御座上的女皇,再次深深一揖,声音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苍凉与坚定:“陛下,萧承砚一案,暂告段落。然其勾结突骑施,边境烽火未熄。乌质勒狼子野心,得我虚实,其患未除。且当年构陷萧远山之元凶巨恶,仍潜藏朝堂,逍遥法外!此二事不靖,国无宁日,边无宁岁!臣,请旨!”
女皇端坐于上,看着阶下这位须发皆白却依旧肩扛着帝国最沉重担子的老臣,威严的目光中掠过一丝复杂的赞许与倚重。她缓缓开口,声音回荡在重新变得肃穆的大殿之中:
“狄卿所言,甚合朕意。北疆烽烟,萧案余孽,皆为我朝心腹之患!朕命你,以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检校北庭大都护之职,总揽此二案!赐你便宜行事之权,凡涉事者,无论品秩,可先查后奏!务必犁庭扫穴,一网打尽!还我朗朗乾坤,靖我万里边疆!”
“臣!” 狄仁杰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千钧的承诺与决心,“狄仁杰,领旨谢恩!”
沉重的殿门在身后轰然关闭,将宣政殿内依旧灼人的灯火、无声的角力与沉甸甸的旨意隔绝开来。狄仁杰独自步下那漫长的汉白玉阶,夜风带着刺骨的寒意迎面扑来,卷动他宽大的紫色袍袖。他抬头望去,神都洛阳的夜空,厚重如墨的云层不知何时裂开了一道缝隙,几颗寒星挣扎着透出微弱却清晰的光芒,冷冷地注视着这座庞大而复杂的帝国心脏。
阶下阴影里,一个沉稳的身影快步迎上,正是心腹管家狄春。他默不作声地将一件厚实的玄色大氅披在狄仁杰肩上,低声道:“大人,夜寒露重。”
狄仁杰紧了紧大氅,目光依旧投向那深邃的夜空,缓缓道:“寒夜将尽,然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苍凉与不可动摇的坚毅。
狄春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那几颗寒星的光芒,在云隙中似乎又顽强地明亮了几分。他沉默着,将手中捧着的、象征着狄仁杰权柄与责任的青锋剑,无声地递上前。剑鞘在稀薄的星光下,泛着幽冷而内敛的乌光。
狄仁杰伸出手,宽厚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掌,稳稳地握住了那冰冷的剑柄。一股沉实的力量感,自掌心传递至全身。他不再停留,转身,大步走向阶下早己备好的马车。车轮碾过宫道青石,发出辘辘的回响,在空旷寂静的皇城中显得格外清晰,一路延伸向那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