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煮面 作品

6. 第 6 章

“谢谢,不用了。”宋存的眼神比她的嘴巴拒绝地更彻底。

沈若菲的心还乱着,无力再周旋,“那....再见。”

“再见。”宋存说。

宋存划开手机,看了看排队序列,前面还有五个人,应该快了。她又往那个方向看了一眼,这次不是看言列,是看那个夹着烟,嘴巴一直在叭叭叭的小子。

一身的潮牌装扮,跟个花蝴蝶一样,不是白放还有谁。

车停在面前,她结束了这段想象。

一前一后,几辆车相继往一个方向。

宋存打的车反倒走在最前面,路过艺术中心时,全停下来等红灯。

艺术中心门口的Led屏滚动着近期的演出嘉宾,其中的十五秒属于宋存。下个月中旬,她即将在这里开一场独奏会。

可惜的是,她没抬头,错过了那十五秒,在刷国内的社交媒体。

热搜上挂着几个相近词条,她不得不看。

一个叫“天南”的作家死了,舆论哗然。她连看了几条,也不是很有共鸣,她不认识这个作家,更没看过她的书。

连句“可惜”,也说不出口。

她的官方账号是韦敏的团队在运营,主要发布一些演出信息。她点进去看了看,多了两条她练琴的近况。

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拍的。

宋存带上耳机闭目,一遍又一遍地循环着重复的旋律,d大调的质朴净化了她的心灵,将一切的喧嚣挡在贝多芬的世界之外。

沈若菲还在心神不宁。

身旁的白放上车五分钟,连接了三个电话,说的内容大差不差,不是这个姐,就是那个哥,约的事儿不外乎吃喝玩乐。

她知道他有很多优点,讲义气、人缘好、出手大方,或许抛开这浮夸的外表,内心也有一份纯良在。

她不否认,相比他本人,她更看重他的圈子。

她有错吗?大概没有吧。谁想浪费自己的努力呢,她从一个十八线城市苦练上来,说她只有苦劳没有天赋,她不认可。

一开始的梦想也和宋存一样,当一名享誉国际的演奏家。而现在,对于在x音念硕士的她来说,那条路已经不敢想,最好的选择是能去一个乐团固定,或者开一家自己的琴行。

只不过这也需要资金、人脉。

透过穿流如织的车辆,沈若菲看着对面的Led大屏,那张被放大的脸孔依旧优越,她眼睫轻颤,强迫自己不再看。

如果当年拿了全奖去美国的是她,会不会不一样?

她的终点,不过只是别人不屑一顾的退路。

这样的比较让人自厌,可她按捺不住内心对成功的渴望。

——

在家待了三天,宋存启程去了新加坡。参加一个东南亚青少年钢琴比赛评审工作。

陪同她一起去的是助理张潼。之前都没怎么见过面,对方一上车就很恭敬地向她作自我介绍,本身是学市场营销的,小时候练过几年小提琴,一直想进入艺术相关的领域工作,前年进的“诚艺”。

宋存与她礼貌性聊了几句,拿过她放在正前方的手提袋,开始签名。这是最新出的唱片,演奏会后会有签售。

带的这几张,应该是用作人情。

“组委会的人想邀请您晚上一起吃个饭,让我征求一下您的意见。”张潼接过她签好名的唱片,小心翼翼地问她。

宋存签名的手顿了顿,“他们知道我们的具体航班吗?”

“这个我没透露。”张潼扑朔着眼睛,“因为我们提前两天过去了,我想或许您有私人行程。”

宋存点头,“那就拒了吧。”

吃顿饭倒是小事,然而最好是评审结束后,否则推杯换盏间的闲言碎语,容易影响比赛的公正。这些比赛有没有黑幕她不好说,毕竟主办方之一很可能就是某个选手的家属,于她而言,她只能做好自己。

张潼明了,比了个“ok”的姿势,“您放心,我一定妥善处理。”

宋存露出个信任的表情,继续手上的动作。

提前过去,倒不是有什么私人行程,是在半个月前,韦敏来与她商量,要她与新加坡的一个室内乐团合作开场。

比赛是开放式的,主办方打着这个噱头,正好卖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