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榴莲皮剌嗓子 作品

第100章 心理学的信徒

二次审讯在另一间更为肃静的房间进行。没有刺眼的灯光,只有柔和的顶灯,气氛却更加凝重。

主审位换成了一位头发花白、眼神锐利的老者,胸前挂着“特聘顾问-孟渊”的牌子。庄明将军和叶钧坐在侧面旁听席,面色沉静,目光如炬。李舟依旧站在叶钧身后不远处,感受着空气中无形的压力。

“高缜中校,”孟顾问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我们掌握了你的行为,也大致清楚你为谁服务。现在,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走到这一步。”

高缜的目光从孟顾问脸上移开,投向墙壁上某个虚无的点,沉默了片刻。他的姿态依旧保持着军人的标准,只是眼底深处有些难以捉摸的东西在流动。

“我曾是帝国大学心理学系的王牌研究员,”他开口,声音平静得像在复述一段与己无关的档案,“我相信心理学能铸造坚不可摧的盾牌,也能磨砺出最锋利的矛。最初,我只想用它来报效帝国。”

随着高缜不带波澜的叙述,一段尘封的过往在他口中展开:

——

多年前的某个午后

帝国大学的阶梯教室内,年轻的高缜站在讲台中央,意气风发。

那时的他,还不到三十岁,己经是心理学系最耀眼的研究员,顶着“当代心理学天才”的光环,各类学术奖项拿到手软。

他的课,永远是校园里最受欢迎的,阶梯教室里总是提前半小时就挤满了人,过道和后排都站满了伸长脖子的学生,甚至还有不少外系乃至穿着其他学院制服的旁听者。

彼时授课的他正分析一个群体恐慌案例,仅凭几个行为细节,就精准还原了事件核心人物的心理轨迹。“注意他的视线落点,”高缜在全息投影上标出,“恐慌并非源于外部威胁,而是内部信任的率先崩塌。”

台下鸦雀无声,学生们仿佛跟着他的思路走进了迷宫。他享受这种智力上的掌控感,也真诚地相信,理解人心,就能引导它走向正确的方向。

课后,一个穿着不起眼灰色风衣的男人拦住了他。“高教授,帝国军事情报部。”男人出示了证件,声音低沉,“我们观察您很久了。您的才华,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高缜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我对你们的纸上谈兵的工作没兴趣。”

“我们也不是纸上谈兵。”男人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我们面对的是真实的战场,无形的交锋。我们需要您这样的人,去‘看’穿对手,保护我们的人。您的分析,能首接影响行动成败,拯救生命。”

拯救生命。这西个字像枚楔子,钉进了高缜的心里。他看着男人眼中那种不容置疑的认真,沉默了。“我需要考虑。”

男人点头:“当然。但请记住,有些战场,输一次,就是万劫不复。”

不久后,高缜脱下学者长袍,换上军装,加入了帝国军事情报部,分配到了专注于心理和情报分析的情报三处。高缜很快在新岗位上展现了价值。他面对的是冰冷的档案、模糊的监控录像和加密的通讯记录。

一次,仅凭一段审讯录像中目标人物三次不自觉的指尖敲击模式,他就推断出对方隐藏了第二个接头地点,避免了一次重大情报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