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勃勃生机(第2页)

在一条商业街上,抽油小组正在对一排停放的私家车进行作业。组长老张是个经验丰富的修车师傅,他手把手地教着组员们抽油的技巧。

“小李,你看好了,先把这个软管插进油箱,然后用手动泵创造负压,油就会被抽出来了。¢白¢马,书′院? ,追·蕞·辛?蟑+结′”老张一边示范一边解释,“记住,动作要轻,不要损坏油箱。”

年轻的组员小李认真学习着,很快就掌握了要领。“张师傅,这辆车里还有半箱油呢!虽然不多,但总比没有强!”

“对!对!”老张满意地点头,“积少成多,每辆车抽出一点,加起来就是不得了的数量!”

不远处,另一个抽油小组正在处理一辆报废的面包车。组员们用撬棍小心地撬开油箱盖,将抽油管深入其中。

“这辆车的油箱比较大,估计能抽出三十升!”一名组员兴奋地说道。

“太好了!今天我们组己经抽了两百多升了!”另一名组员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说。

在县城南区的一个停车场里,情况更加热闹。这里停放着几百辆各种类型的车辆,从小轿车到货车,从摩托车到三轮车,应有尽有。几十个抽油小组在这里同时作业,场面热火朝天。

“大家注意!按照停车位置顺序进行,不要重复,不要遗漏!”现场协调员大声指挥着。

一位抽油组员正在处理一辆豪华轿车,看着油量表显示的满格状态,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辆车的油箱是满的!能抽出七十升!真是意外收获!”

“看来这车主出事的时候刚加完油。”旁边的组员感慨道,“现在便宜我们了。”

与热火朝天的抽油作业同时进行的,是军工厂内同样忙碌的弹药生产场景。

在县城西区改建的军工厂车间里,西条弹药生产线正在全力运转,机器的轰鸣声昼夜不停。

刘庆山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戴着安全帽,正在生产线旁仔细检查着每一道工序。作为军工委员会会长,他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

“注意!这批5.8毫米弹头的重量必须精确控制在3.8克,误差不得超过0.1克!”刘庆山对负责弹头制造的工人严肃地说道。

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冲压机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声响,每一下都能冲压出几个标准的弹壳。旋转的车床上,铜制的弹壳在高速旋转中被精确加工成标准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