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短宽高深的新型壕沟(第2页)
他抬起头,看着林标,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所以,这次我要挖的,是极限深宽比的壕沟。宽度一米,深度十米。-第\一?看?书¨网* +追?蕞*芯¢璋¢劫~十五条,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城外十米到一百米的范围内。”
林标擦拭镜片的动作,终于停了下来。他抬起头,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第一次透出了审视和思索。“十米深,一米宽?”他低声重复了一遍,声音沙哑,“挖掘难度会成倍增加。”
“没错。”钟奎毫不讳言其中的困难,“但收益更大。这种狭长的深沟,几乎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尸坡。一米宽的距离,低级丧尸难以首接跳过。s0和s1丧尸掉进去,就是下饺子,只会越堆越高,却无法为后面的同伴铺路。最关键的是,这种壕沟能以最小的挖掘量,换取最大的容积使用率,并且可以埋活尸,节约弹药。丧尸进攻的时候我们先不开火,等丧尸把壕沟都填满了我们就开火,等打完了仗我们再回填壕沟,首接埋活尸。”
他的计划不止于此。“挖出来的泥土,也不能浪费。我会让民事委员会组织平民建立临时的土窑,将所有泥土烘干、烧制成土砖。我们要在壕沟内侧,利用这些土砖,配合钢筋和水泥,修筑一道高十五米,厚十米的城墙。这道墙,将是我们最后的屏障。”
林标沉默了。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家,他能立刻判断出这套防御体系的价值。这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黄仁政的“温水煮青蛙”,更是一套能极大提升部队生存能力的标准化作战方案。这背后所需要的庞大计算量和统筹能力,让他对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的指挥官,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工程量太大了。”林标终于开口,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我们虽然有几十辆工程车和挖掘机,但要在十五天内完成你说的这一切,光靠机器远远不够。这需要海量的劳动力。”
“所以我来找你。”钟奎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这项工程,它不仅是军事工程,更是一个民心工程。我们需要动员所有能够动员的力量。同时,我们之前在行军路上,搬迁了不少工厂的生产线,这两个月,我打算让它们部分开工,生产军需品,这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