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娜美 作品

第571章 破译元素觅战机

林晚的手指从符文容器上收回,金属外壳的余温还残留在指腹。她没有看陆离,而是转向主控台侧面的共振平台,将容器平稳地嵌入凹槽。蓝光顺着接口蔓延,像被唤醒的脉络,缓缓爬满平台表面。她的掌心贴上平台边缘,那块从变电站带出的结晶随之发烫,与核心的波动形成微妙呼应,节奏逐渐趋同。

陆离站在她身后半步,目光扫过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他没有问她是否撑得住,因为她从不会在无法支撑时还站在这里。

“开始吧。”她说。

第一次开启“心灵洞察之镜”只用了0.8秒。视野中,元素核心的能量脉冲被剥离成清晰的波形图,层层叠叠,规律得近乎刻意。她捕捉到其中一段高频震荡,与某种远程信号存在共振痕迹——不是自然衰减,而是被主动调制过的同步频率。闭眼的瞬间,一行残影在意识深处闪现:“节点坐标:e-3,同步延迟:0.7秒”。她没说话,只将这串信息录入战术终端,加密标记为“优先溯源”。

“它在对外发送信号。”她抬眼看向陆离,“不是被动释放,是周期性回传。每十二秒一次,误差不超过0.03秒。”

陆离眉头微动。他调出城市能源监控图谱,将这段频率输入比对系统。三分钟后,警报未响,但东区电网出现一段异常波动——微弱,但持续存在,来源指向一座早已注销的化工厂。

“物理屏蔽做得很好。”他说,“没有登记用电,也没有通讯频段泄露。如果不是这种特定频率反向追踪,根本发现不了。”

林晚点头,指尖在终端上滑动,调出山洞阵法的录影资料。她将核心暴露瞬间的六道锁链运行节奏与当前波动曲线并列对比。两条波形几乎完全重合,唯一的差异在于振幅衰减速度。

“这不是残留。”她声音不高,却让在场的技术员都停下了操作,“这是同一套系统在不同节点的运行状态。核心是原点,其他是终端。它们构成一个闭环网络。”

有人提出质疑:“会不会只是巧合?类似的能量模式在旧时代实验中也有记录。”

林晚没有争辩。她打开能量拓扑建模界面,以核心为圆心,逆向推演信号传播路径。五处能量节点依次浮现,呈非对称分布,构成一个残缺的五角星结构。她标注出e-3的位置,其余四点随即自动锁定。

“五个节点,五角星构型。”她指向模型中央的空白区域,“缺一角,说明第五节点尚未激活。但他们已经在运行系统,这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完整网络也能实现部分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