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娜美 作品

第810章 残渣关联渐明晰

终端屏幕上的蜂巢探针回传信号刚刚熄灭,林晚的手指还悬在关闭键上方。她没急着退出系统,而是将那段二次回传的原始频谱数据拖入分析窗口,放大波形细节。画面中,一串微弱的共振曲线在杂乱信号里若隐若现,频率恰好落在残渣能量波动的盲区波段。

她盯着那条线,指尖轻轻敲了下桌面。

这不是干扰,是回应。

苏悦端着水杯走进来,见她没动,也没说话,只把杯子放在操作台边缘,转身去检查另一组监测终端。林晚低头喝了口水,温的,没加糖。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视线已调至实验舱实时数据流。残渣样本的能级曲线正缓慢爬升,周期性波动比昨日提前了四分之一秒。

她调出过去七十二小时的所有记录,叠加显示。每一道峰值都精准对应着地磁扰动低谷期,误差不超过0.3秒。这不是自然衰变,是同步。

林晚打开加密日志,输入三组参数:蜂巢频谱、残渣波动周期、天文时间轴。系统开始比对。进度条走到87%时,她忽然起身,走向实验舱控制台。手套箱内,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残渣正泛着幽蓝微光,表面浮现出极细的裂纹状纹路,像是某种编码。

她戴上防护镜,靠近观察。纹路随能量起伏明灭,节奏与刚才捕捉到的共振曲线完全一致。

回到座位,她调取“心灵洞察之镜”的使用记录。今天还没动用过。她深吸一口气,将终端画面切换为残渣核心波形图,凝神注视屏幕中央那团不断跳动的能量核心。

视野骤然下沉。

意识像被吸入一道狭窄通道,四周是狂乱的能量流,撕扯着她的感知。她咬住后槽牙,强行稳住精神,把蜂巢频谱作为锚点,在脑海中重建残渣的波动模型。混乱中,一段重复出现的波形结构浮现出来——不是随机震荡,而是有规律的编码序列,每七次脉冲后插入一个反向谐波,构成闭环。

她猛地睁开眼,额头渗出冷汗。第一次,失败了。模型崩塌前,她只抓到一串数字:**x: 117.32, y: 34.19, z: -8.6**。

不是地理坐标。z轴负值超出了地表范围,也不符合任何已知测绘体系。她将数据输入空间投影系统,尝试匹配云都地下构造图。结果跳出一个重叠区域——城南断裂带深处,距地表约九百米,正是前世“地下能源黑市”的主坑道位置。

她盯着那点红标,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划过。

如果残渣不是废弃物,而是信标呢?

如果每一次波动,都不是衰减,而是呼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