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赵剑祭祖

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六月末,雁门军历经三月多征战,斩杀韩遂叛军将领五人,军兵四万,俘虏两万,遣返羌兵两万,夺回了金城和陇西两郡。-d~i?n\g~x¨s,w?.·c_o′m`

韩遂带不足两万兵马逃向了张掖郡。出兵帮助韩遂的陇西郡南部羌族留何部、西南宕昌羌和西部烧当羌在听到韩遂被赵剑伏击惨败后,都带兵退了回去。

七月初,赵剑带着厚礼前往金城郡浩亹(亹字音为men)县,去祭拜《三老赵宽碑》。

赵剑自称是西汉麒麟阁功臣,阴平候赵充国的后人,自然对赵充国的家世是了如指掌的。

浩亹县西汉时设县,因“浩亹水”得名,属金城郡管辖,位于湟水流域与浩亹水交汇地带,东接金城郡令居县,西连金城郡破羌县,北临武威郡,是汉王朝经营河湟地区的交通要冲。

赵充国十九岁时全家移居令居县,其后,他率陇西官兵平定西羌,汉王朝在湟水流域设破羌县,其家族及后人主要生活在这一带。*卡.卡^晓`说*王? _冕`费+跃~黩¨

东汉末年,羌人骚乱,赵充国五世后代赵孟元担任护羌校尉假司马,率四个儿子参战,三个儿子战死,四子赵宽侥幸存活。

赵宽卒于152年,后被聘为浩亹县三老,主要负责听理诉讼、审案,处理民间纠纷等事务。

“县三老”虽非朝廷正式官职,但“三老”是地方基层的权威角色,负责“听讼理怨、教诲后生”,参与司法与教化。

这体现了赵氏家族在地方治理中的话语权。

其孙赵璜在赵宽去世三十年后,于汉灵帝光和三年(180年)为他立《三老赵宽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