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捞鱼 作品

第77章 满江镇集体合作社,少主出击!(第2页)

吴先笑着接过。

身为镇长,他读过几年书,年轻时还中过秀才,是镇上为数不多能识字的人之一。

看到一半时,吴先却是大惊:“什么?你向反贼承包了整个镇子的田产,还答应每月上交九千石粮食的等价物资?这...”

他脸色顿然煞白,显然是被陈余书上所写的条件给吓到了。

九千石粮食的等价物资,可是天价。

单看条件,就惊到了吴先。

满江镇田产本就不多,加上时年灾祸,就算是在丰产的状态下,估计也难以交出三千石物资,更别说九千石。

这在吴先看来,是不可能做到的。

陈余却是淡然,“对!这看似是无法完成的指标,但...我心中已有计划,只是仅凭我一人之力无法做到。仍需吴伯倾力相助,不知可愿帮忙?”

“你已有计划?想让乡亲们如何帮忙?”

“吴伯定是没有看完文书上的内容,否则便不会如此问,不如先仔细看再说?”

吴先轻舒了一口气,点点头。

等仔细看完陈余交给的文书,蓦然冷静下来:“你想组建合作商社,由老夫和几位村长、里长出面,集合镇上的所有青年劳力,统一由你调配。此后,满江镇再无私人田产,尽归公有。”

“参与商社组建的人家,不仅可以免赋税,每年每月还能从商社领取花红。确保温饱之余,还能存有余粮?”

陈余正色道:“正是!吴伯与诸位叔父,都是镇上颇有声望的老人,可一呼百应。由你们出面斡旋,镇上的生产队定能组建成功。正所谓一人势弱,众人势强。反贼当道,若不齐心协力,只会沦为鱼肉。”

“这点,不必我多说了吧?乡亲们只有抱起团来,方有机会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改变现状!”

吴先老脸一皱:“话虽如此,可是...你与反贼定下的条件如此高,这能行吗?”

“能行与否,吴伯不必担忧。协议是我与反贼订下的,就算完不成,他们也只会责难我,不关你们的事。但万一成了,大家伙却都有利可图!你与几位叔伯父要做的,就是尽快为我组建生产队,并交予我手!”

陈余望着他,道:“其他事,让我来办即可。事不宜迟,时间紧迫,吴伯现在就可以出去和众叔父们商量,然后给我答复!”

吴先眉头更深,迟疑了些许后,道:“好。老夫去说说看,生哥儿若有此信心,愿为大家伙承担风险。吾等全力配合,又有何不可?”

说完,便转身走出门外,与众人交头接耳起来。

王二牛这时候走进门,对陈余细声道:“春生哥,你说乡亲们能答应吗?镇上的土地...原本各家各户都有份,但并不平均。此番你要收归公有,按门户分红,多劳多得,那些大户们岂会顺从?”

陈余道:“他们没有选择,事实上我并不是在跟他们商量,而是通知他们!他们若拒绝,就会恢复对反贼的赋税,回到工坊中继续做苦力。但若是答应我,却是有便宜可以占。孰轻孰重,他们能看明白的。”

“就算他们拒绝,我亦可向石有容借兵,田地依旧会落入我手中。加上风险都由我一人承担,他们有何理由拒绝?”

王二牛想想也是,便不再说话。

又过了片刻。

果不其然!

吴先折返回来时,坚决的态度道:“生哥儿,老夫与乡亲们代表们商量了一下,你这计划虽有风险,但终究是为大家谋福祉,我们岂有拒绝之理?那就一起干了,此后,乡亲们唯你是从,你让大家伙往东,绝对无人往西!”

这结果是陈余能料到的。

拒绝陈余,他们就得回去继续承受反贼的压榨。

答应了,免去赋税不说,日后还可能获得分红。

那么,岂有拒绝成立这个合作商社的理由?

而虽一早就知,陈余还是装出一副惊喜的样子,开口道:“那就太好了。既已决定,那就务必雷厉风行!吴伯与诸位叔父且先回去休息一晚,明早将镇上的生产队名单交予我手。”

“我们有很多准备工作要进行,容不得拖延,明日生产队就要出动。至于生产队的物资配给,商社初立,无法独立承担,仍需大家伙有钱出钱,有物出物。”

吴先道:“这是自然!既然决定要合力搞好生产,相信乡亲们是有所觉悟的。此事,生哥儿不必担心,老夫来斡旋。告辞!”

说完,倒也干脆,转身离去。

陈余与王二牛对视一眼,微微轻笑。

第二天一早。

吴先就带着几份名单上门。

陈余扫了一眼,目测吴先上交的生产队名单约有数百青壮年,而且只是第一批人员。

满江镇的常住人口虽不算多,但除去无法劳作的妇孺老弱之外,也有千人左右。

吴先首批就上报了数百人,也算是小有诚意。

陈余将名单交给王二牛,让他负责上门点名之后,带着吴先开始“视察”整个镇子的资产。

满江镇,乃前任御窑重地。

在后山东面脚下,有一排耸立的窑坊,之前就是在这里为皇家烧制瓷器。

虽已被封存了十余年,但火窑的主体仍在,还没有完全坍塌。

稍作修缮,就可以立马使用。

陈余务求将执行力拉满,一边巡视着各处田产,一边连下数道指令。

首先便是分出一支生产队,全力修缮火窑坊。

火窑可以用来烧制瓷器,当然也可以用来烧制熟石灰和砖块。

要彻底改造整个满江镇的生产系统,有许多基础设施必须做好。

路要修,房子要建,水渠要挖,农具要打造。

而诸如此类种种,都需要一个铸造工坊。

此前官府留下的废弃火窑,倒是利用。

把熟石灰烧制出来,再挖取粘土,那就不难制作出土法水泥。

水泥可以用作房屋、粮仓的建设,也可做道路硬化,修建水渠,打造完整的浇灌系统。

满江镇之名,来自镇外三十里处的满江河。

开挖水渠,引满江水直接进入田地,可省去干旱时人力挑水。

满江河多年不治理,河床沉沙极重,派人捞取河沙,即可清理河道,防止汛期内涝,又能获取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