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过小荷翻 作品
第406章 培训是实用简单快
随着五十辆早点车到地方,杨玉贞的“生意版图”也跟着扩大:除了包子,还加了饺子、面条、馄饨、稀饭和茶叶蛋。让这些人两人一组推着车,散到清水市的各个角落,取名“鱼水情流动早点铺子”——既贴合退伍军人的身份,又透着军民一家的温情。
她给每个小队定了销量目标:卖完了就回来,没卖完就多跑会儿,总能卖光。
反正不会把退伍兵当新瓜蛋子看,都是粗糙的大老爷们,给点压力,很正常。
王建军第一天挑着箩筐出门时,手都在抖。
箩筐上“包子”两个字是东方式用毛笔写的,笔锋凌厉,衬得他这一米八的退伍军人像个偷拿了家里馒头的毛头小子。
他站在胡同口,盯着来来往往的人,嘴张了三次,才挤出一句细若蚊蚋的“卖包子……”,声音小得连自己都听不清。
有大妈路过,瞅着他箱子上的字,又看他憋得通红的脸,笑着逗他:“小伙子,你这包子是甜的还是咸的?总不能让俺猜吧?”
王建军猛地抬头,眼神都慌了,手忙脚乱地想打开箩筐,结果没抓稳,箩筐“哐当”一声歪在地上,手忙脚乱的样子,逗得周围人都笑了。
“别急别急,俺们又不抢。”大妈帮他把包子捡起来,“给俺来两个猪杂包,再要个二合面馒头。”
他看到自己手微有些哆嗦,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哆嗦,这双手明明都能扛起枪炮,买个包子而已,哆嗦什么!
那天王建军回到集合点时,箱子里还剩小半箱包子。
他垂着头,等着杨玉贞批评,没想到杨玉贞只拍了拍他的肩膀:“把嗓门放开,你是退伍军人,站在那儿就比旁人靠谱,怕啥?练完嗓子,让他们把包子加热一下,咱们再去!”
现在才中午,还有半天呢。
站在那里有七八个人,都是卖不掉包子的男人,他们被挑出来卖包子,就一个原因,嗓门大。
杨玉贞都不自己示范了,按了下录音机,她的声音就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