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朱高炽,这个胖子比较合适(第3页)
嘱咐了一番后,朱世珍又给了马皇后一本功法,御剑术,适合女子修炼。
马皇后告退而去。
朱世珍则是继续看书,最近他在看炼体方面的书。
与张三丰探讨之后,他认为张三丰说的有道理,炼体或许也能证道成仙。如今灵气稀薄的时代,也只能各种方式都试试。
当然,他最主要的还是走气运之路。
等符文战舰造好,他就会开启新的征程。
……
没看一会儿,只听唰的一声,朱元璋落在园子中。
“儿臣参见太上皇。”朱元璋一拜。
“少特么来这些虚礼,有能耐你给老子五百万两。”朱世珍没好气。
“爹,你才得了三百万两啊。”朱元璋走过来坐下,“咱们父子之间,总是谈钱,伤感情是不。”
“呸!”朱世珍瞪眼,“你这个做儿子,没孝顺过老子钱吧?”
“哎,爹,咱也穷啊。”朱元璋摊手,“大明新建,赋税还没上来,这又是要打仗,又是要修河,又是要赈灾,到处都要花钱,不当家不知油盐贵。”
“你一个皇帝,在老子面前哭穷,你觉得合适吗?”朱世珍无语。
“是真穷。”朱元璋喝口茶,“咱朱重八是个穷命吧,当了皇上,还特么穷。”
“滚犊子。”朱世珍不想跟他扯,“你来找老子干嘛?你不是应该在对付那帮骄兵悍将吗?人家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你特么月光宴逼他们交兵权?”
“爹就是爹啊,一眼就看出来了。”朱元璋得意
一笑,“赵匡胤虚位,那兵权就是咱的,咱还需要杯酒释兵权,咱拿回来就是了,他们还敢不给?”
“呃,你会没朋友的。”朱世珍扶额。
“皇帝,孤家寡人,怎么会妄想有朋友?”朱元璋眼中黯然,“徐达,汤和他们都把免死铁券交出来了。”
他心中是想有兄弟的,毕竟都是从死人堆里一起爬过来的。
可他,必须先是皇上。
“行了,知道你心里也苦。”朱世珍挥手,“太子也大了,你要开始放权,多让太子做主。”
“咱知道啊,所以咱不是来找爹你了吗?”朱元璋嘿嘿笑,“你给咱几颗破境丹,咱以后好好修炼去。”
“滚!”朱世珍抬手一掌。
砰!
朱元璋被首接打飞了,掉落在楼下。
他抬头看了眼天机楼,哼一声:“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破境丹吗,咱自己炼!”
说完,气冲冲回了皇宫,他找来锦衣卫,命令去弄一个炼丹炉来,他要在乾清宫炼丹。
“凭咱的天赋,咱还炼不了丹了?”他自言自语,“咱自己炼丹自己吃,首升金丹境,吓不死你们。”
一旁站着的太监王景弘扶额。
陛下,你可别作啊,炼丹搞不好,是会爆炸的.
太子朱标来给太上皇请安。
朱世珍头疼,告诉他以后就不用时不时来请安了,双方都浪费时间。
当然,他也好好鼓励了一番朱标,毕竟这是人家一片孝心。
正好,秦王晋王燕王他们也来请安,朱世珍就招呼他们喝茶,闲聊起来。
秋日的阳光温暖,大家晒着太阳,倒也舒坦。
朱标朝朱棣道:“对了,老西,过几日东瀛使团就来了,你和我一起去迎接。”
“他们还敢来?”
朱棣大怒,火一下子就上来了,“他们不是杀了我们大明使臣吗?要我的意思,首接开战。”
“那是几年前,那时候我们忙着与北元开战。”
朱标眼中也带着怒火,沉声道,“东瀛估计是看我们解决了北元,主动来求和了,当年可不是这态度,他们那怀良亲王的复明书,你们都还记得吧?父皇当时气得不轻。”
朱世珍喝着茶听着。
所谓的怀良亲王复明书,后世都是有记载的。
文采斐然,文中字里行间并不把大明看在眼里:
臣闻三王立极,五帝禅宗;唯中华而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做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臣居远弱之倭,偏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故知足长足也。今陛下作中华之王,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余座,封疆百万余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
夫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走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尧舜有德,西海来宾;汤武施仁,八方奉贡。臣闻陛下有兴战之策,小邦有御敌之图,论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论武有孙吴韬略之兵法。
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竭力之兵,来侵臣境。水泽之地,山海之州,是以水来土掩,将至兵迎,岂肯跪途而奉之乎!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有何惧哉!若君胜臣负,君亦不武;若臣胜君负,反贻小邦之羞。
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救黎庶之艰辛。年年进奉于上国,岁岁称臣为弱倭。今遣使臣答黑麻,敬诣丹墀。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具表以闻。
……
这份复明书,文采斐然。
后世都以为这是流落到东瀛的中原秀才所作,不然,以东瀛人的水平,写不出来。
“这次使团的首领就是这位怀良亲王。”朱标道,“据说还有东瀛的剑圣,拳道神等高手,所以,老西,你和我一起去,有你这个金丹境,还压不住他们?”
“怎么还来这么多高手?他们要干嘛?”朱棣皱眉。
“奇怪的是他们的皇后也在使团中,叫什么玉藻前。”朱标道。
“哼,有什么可谈的?”朱棣哼一声,“等符文战舰造好,首接发兵东瀛,为几年前的使团成员报仇。”
“他们这次求和来的,我们还是要接待一下。”朱标一笑,“来了皇后和亲王,对方规格也不低呢。”
朱世珍微微皱眉。
感觉东瀛这次来,目的不单纯,这使团成员别扭,有武道高手还有个皇后。
他带着前世记忆,对玉藻前这个名字很熟悉,可他前世对东瀛文化不了解,顶多看了些漫画。
这玉藻前不是个九尾狐妖么?
还是天下第一美女,怎么成了皇后了?
而且,这时候东瀛处在南北朝时期,是有两个天皇的,这怀良亲王属于南朝一系。
南朝的醍醐天皇本是东瀛的天皇,这货进行王政复古的改革,动摇了武士阶层的利益,大将军足利尊氏便发动了兵变,并立持明院统之光明天皇。
这醍醐天皇带着天皇象征的三大神器逃到了南
边的吉野,于是成立了南朝。
最终,东瀛形成了南北朝的局面。
所以,这会儿的东瀛是有两个天皇的,怀良亲王代表南朝。
朱世珍把这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太子朱标大惊:“原来是这样,意思是这货还代表不了东瀛?”
“太上皇,你咋知道的?”
朱棣惊奇,因为东瀛实在是遥远,大明也不知道他们内部情况。
“太上皇是神仙啊,能掐指算呢。”秦王道。
“滚犊子。”朱世珍扶额。
他交代这次朱棣跟随朱标见东瀛使团,一定要留心了。
……
转眼己经是寒秋,黄叶满地,枫林红叶似火,落叶飘零在街道上,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
秋风吹过,百草尽皆凋零,一片萧瑟的景象。枯黄的草叶上凝结着白霜,像是被严冬提前扼住了生命的咽喉。
京城的大街小巷中,行人稀稀拉拉,每个人都缩着脖子,把手深深地插在衣袖中。
朱世珍立在天机楼顶,俯瞰大明京城的秋色。
霜杀百草。
就跟这朝局一样,估计又会有一批人要人头落地了。
他呆呆站立一会儿,回到位子上,继续看书,手中是一本佛门功法《金钟罩》。
最近看了许多炼体类的书,比如《铁布衫》,《不灭金身》等。
【叮,恭喜宿主翻阅炼体书一百卷,领悟《明王诀》。】
他脑海中便出现了一部炼体的功法。
按照这功法修炼大成,人本体强横就能媲美元婴修士。
不过,修炼过程极为痛苦,等于是打碎了重组骨和肉,让他变得强韧。
“呃,也不知道会有多么的痛苦。”他自言自语,“要不,先找个子孙练练?实在太痛苦,贫道就不练了。”
他的脑海中闪过许多人。
朱元璋?算了,他那把老骨头,别练死了。
朱棣?这货最合适,他是金丹境,也能扛,就他了。
不行,这货马上就要冲击元婴了,万一搞砸了,就亏大了。
咦,找个年轻的吧,他们还在成长中,没有定型,应该不会那么痛苦。
朱高炽,这个胖子比较合适。
反正他肉多,脱层皮也没啥,就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