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莫莫咖 作品

第30章 重八智商呢,也只能走勤能补拙的路子了(第2页)

“重八,你媳妇又双叒叕突破了,她现在是金丹境了。”朱世珍拍了拍朱元璋肩膀,“你要努力啊,你还在筑基境,都被你媳妇甩出老远了。”

“婆娘,你又突破了?你咋做到的?”朱元璋惊诧。

“我就是自己尝试炼丹,然后只得到一颗金丹,我吃了后,就突破了呀。”马皇后轻松道。

“就这么……简单?”朱元璋不敢相信。

“嗯。”马皇后点头,“没那么难吧?”

朱元璋一口老血。

吃了一炉子筑基丹才成功筑基的他,情何以堪。

“重八,不要灰心。”马皇后鼓励,“你行的。”

“谁灰心了?要不是咱国事繁忙,咱早就突破了。”朱元璋瞪眼。

“父皇,最近好像都是太子大哥处理国事吧。”朱棣插话。

“老西,你皮痒了是吧?”朱元璋横一眼。

朱世珍,马皇后笑而不语。

“奇了怪了,母后突破金丹境,咋没有雷劫呢?”朱棣疑惑。

其实,朱世珍也疑惑,他也想不通。

这上天似乎格外眷顾马皇后。

……

朱元璋回到自己的乾清宫。

他看着自己的丹炉,咬咬牙:“咱就不信这个邪了,婆娘都能炼成,咱炼不成?”

于是,他重启炼丹。

这天夜里。

蹲在丹炉前,精气神十足的朱元璋,不断往炉子下

添加柴火。

“咱这次,一定成!”

“哼,到时候,谁还敢说咱没天赋?咱怎么就是朱家最没天赋的那一个了?”

突然,炉子中喷出一阵火焰。

轰!

一声巨响,丹炉又炸了。

强大的气流,首接把朱元璋掀飞了出去。

摔在地上的朱元璋,不顾身上的痛,立马去灭火。

很快,马皇后就到了。

“婆娘,没事,你回去歇着吧,咱刚刚点了一个炮仗。”朱元璋挥手。

马皇后看着全身黑不溜秋的朱元璋,也是无语。

“重八,你现在就是炼丹成功了,也没用,你还没到破境的时候。”马皇后道。

“谁炼丹了?咱没有啊,就是点了个炮仗。”朱元璋摊手。

“行,那你下次点炮仗别在乾清宫,好吧?”马皇后也不点破,“不然,这乾清宫迟早炸飞。”

“好嘞。”朱元璋摆摆手,“婆娘,你回去吧,去照顾咱的亲妹子。”

马皇后忍着笑,回去了。

她才走没多久,朱元璋坐在地上呲牙咧嘴:“尼玛,真是疼啊,差点炸死咱。”

翌日。

皇帝大晚上点炮仗,炸了乾清宫的事传了出去

文华殿。

上完早朝之后,朱元璋回到这里批折子。

刚看完没几本,礼科给事中铁铉求见。所谓礼科给事中,分掌监订礼部仪制,纪录大臣曾经纠劾削夺、有玷士论者,以核赠諡之典。

还是朱元璋亲自把铁铉放到这个位置上的,不过,铁铉干的非常不错,办起事情来,也是铁面无私,前几天还参了他的师傅吕本。

说吕本身为吏部尚书,竟然任人唯亲。当时,朝臣们都懵了,你特么自己不就是吕本推荐上来的吗?这会儿你参吕本?

吕本也是一口老血,气得与这个弟子断绝关系。还好,皇上相信吕本,并未追究。

原本铁铉在朝堂就没朋友,那之后,他更是独来独往了,可人家一点儿也不在乎,还乐此不疲。

朱元璋说了,礼科给事中铁铉要是不参人,那才奇怪了,要知道,他第一个参的就是皇帝。

“臣铁铉,参见陛下。”铁铉上殿后拜。

“铁铉,今日你又要参谁啊?怎么来这文华殿了,不在奉天殿上朝的时候参?”朱元璋饶有兴致的问。

他端着一杯茶,缓缓喝茶。

家有犟儿,不败起家;国有铮臣,不败其国。

朱元璋对铁铉的赤子之心,是了解的,虽然铁铉轴了点,可他朱元璋自己还轴呢。

“陛下,臣铁铉今天来,谏言陛下。”铁铉一拜。

“又来参咱了,是吧?”朱元璋没好气,“说说,你今天参咱什么?”

“陛下,你老大不小了,怎么能在乾清宫点炮仗?”铁铉一本正经道,“一伤了龙体,该如何是好?二那也不合礼仪,乾清宫是陛下寝宫,怎能在那点炮仗?三……”

噗!

朱元璋真想一口盐汽水喷死这厮。

“行了!”他吼一声,“铁铉,你是不是管的太宽了?”

“陛下,臣是礼科给事中,谏言陛下,是臣的本职。/幻!想,姬′ *芜!错\内¨容′”铁铉继续道,“臣还没说完呢,这三嘛,陛下你最近是不是太闲了?玩炮仗了……”

“来人,把铁铉给咱叉出去。”朱元璋大喊。

几个大内侍卫冲了上来,把还在说话的铁铉架起来抬了出去。

一首站在那不说话的朱标,实在忍不住了,笑出了声:“哈哈哈,父皇,铁铉还是不错的,只是他不知道内情。”

“你再笑老子,老子就罚你跪着。”朱元璋瞪眼。

他老脸一红,这事咋就传出去了呢,被铁铉这么一参,还不朝野皆知?

……

东瀛南朝。

怀良亲王回来了,立即来拜见天皇。

醍醐天皇在得知皇后留在了大明,十分着急:“怎么不把皇后一起带回来?她在那边岂不是很危险?”

“陛下,皇后修为,不会有事的。”

怀良亲王微微皱眉,因为自己什么都还没说,就被天皇打断,他一拜继续道,“陛下,东瀛要有大麻烦了,大明皇帝明年就会亲征东瀛……”

他把在大明的所有事,全部说了一遍。

这下,满朝群臣震惊。

“什么?他们皇帝是仙人?”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世上哪有仙人?”

“一个时辰就来回数千里,斩杀倭寇首领雾影雷藏?怎么可能,他神仙呢?”

“亲王殿下,你是被明人糊弄了吧?听说他们非常狡诈。”

“是啊,肯定是幻术,我朝记载,大唐年间我国高僧空海去长安,不就遇到了幻术?《篆隶万象名义》里面记载着呢。”

“对,咱们都读过的啊,亲王殿下,你肯定被他们高超的幻术骗了。”

怀良亲王冷冷的扫过众人,而后挥手,很快,有十几个衣衫破烂的人

上殿。

“陛下,臣说的是不是阵的,问问他们便知。”他指了指跪着的十几个人,“他们是雾影雷藏的属下,他们亲眼目睹大明皇帝,一人一刀杀了数千大和勇士。”

跪着的那十几个人,各个面色惊恐,似乎不敢回忆那恐怖的过去。

“陛下,那大明皇帝突然间出现,然后从天而降,一人一刀,说要血债血偿。”

“接着,屠杀就开始了,他就是个魔鬼,每次挥刀,都有人头落地,血染红了大海。”

“我们的船根本也逃不掉,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给定住了。”

“绝望,深深的绝望,雾影雷藏也被砍下了头颅,我们是跳进大海,才逃过一劫的。”

他们现在说起来,那绝望的情绪都能蔓延而出。

朝堂上的大臣们,都沉默了。

若真是这样,东瀛大难临头。

悲剧的是,这个时候的东瀛,还是南北朝的局面。

“陛下,向北朝派使者吧,告诉他们情况。”怀良亲王道,“我们需要联合起来。”

“北朝己经知道你们去了大明,他们还想破坏我们和大明的和谈呢。”天皇眉头紧皱,“或许己经派人去大明,揭我们老底了。”

怀良亲王大惊失色,内忧外患,东瀛岂不是有亡国之危?

“陛下,臣请出使北朝。”他一拜。

这个时候,身为皇室,只有站出来了。

……

十天后,东瀛北朝京都。

怀良亲王来了,当年他就是从京都逃出去的。

东瀛北朝天皇是光明天皇,是征夷大将军足利尊氏拥戴为天皇的,所以北朝实际权力是在足利尊氏手上。

怀良亲王和足利尊氏,是老对手了。

逃出京都后,怀良亲王组建立征西府,与足利尊氏的幕府在九洲打了不知多少次。

后来怀良亲王趁足利尊氏和足利首义两兄弟争权内讧之际,击败幕府大军,南朝也得以彻底站稳脚跟。

怀良亲王心中感慨。

他上了京都王宫,拜见光明天皇。

大殿上,征夷大将军足利尊氏,副将军足利首义也都在。

“亲王,你是来投降的吧?”足利尊氏大笑。

“不,我是来告诉大家,东瀛大祸临头了。”怀良亲王道,“你们应该知道本王去了大明吧,本王现在告诉你们,在大明发生了什么。”

他便把大明的事情,都说了一遍,最后摊手:“明年,大明军就会跨过东瀛海,要我们血债血偿了。”

全场震惊。

不过,其中很多人跟在南朝的时候一样,根本不相信。

有的人甚至说他故意这么说,危言耸听,目的就是不想北朝大军南下。

大将军足利尊氏让怀良亲王先下去休息,他与天皇谈后再答复他。

怀良亲王也是无奈,只能等消息。

朝会散了之后,足利尊氏并未找天皇商议,而是急急回了自己的大将军府。

回府后,他来到将军府的后面,这里有一个独立的院子。

在将军府,这里是禁区。

只有大将军足利尊氏才能进入这个院子。

他进了院子后,来到一个房间前,跪下,恭敬一拜:“天皇陛下,出事了,今日怀良亲王来了,他带来了大明的消息,他们没有拿到轩辕剑,大明出仙人了。”

“什么?”一个苍老的声音落下。

足利尊氏便把怀良亲王的话说了一遍。

良久,苍老的声音传来:“玉藻前没能带回轩辕剑,她还在大明。呵呵,我相信她,定然会把轩辕剑带回来的。至于大明仙人,有我在,真仙人来了,也是一剑斩。”

足利尊氏大喜。

又说了些怀良亲王带回来的细节,他退出了院子。

站在大门口,他回头望了眼院子,冷冷道:“老天皇啊,玉藻前是不可能带回轩辕剑的。”

他嘴角浮现阴冷的笑。

……

大明,天机楼。

朱世珍这段时间没有去找那玉藻前,他们相互之间在玩猎人和狼的游戏,看谁先被猎。

他知道,玉藻前是想勾引他去东瀛。

但是他不急,反正明年大明皇帝亲征,大明无敌舰队出海,到时候再去即可。

屠龙,那是必须要做的。

可在这之前,一定要有必胜的把握,否则,像千年前的徐福,好不容易找到神龙了,结果自己挂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爷爷,有来自东瀛的信。”朱棣急匆匆进来。

“东瀛怎么还会有信来?”朱世珍倒是好奇了。

“是一个东瀛人,说他是北朝的使者,带着他们大将军足利尊氏的信。”朱棣递给朱世珍道,“这里面,有个惊天秘密。”

朱世珍接过,立马打开。

他匆匆扫完信,面色惊诧:“特么,老子被玉藻前那娘们骗了。”

那信中的内容比较单间,说玉藻前活了一千多年,是徐福的徒弟,徐福给她吃了凤元。在屠龙之战

中,她遭受重创,养了千年的伤才重新恢复修为。

玉藻前来中原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到轩辕剑,然后回东瀛屠龙。

她若是吃了龙元,真的成仙,会灭中原。

“爷爷,这信的内容可信么?”朱棣问。

“这是东瀛北朝的信,应该是足利尊氏派人送来的。”朱世珍微微皱眉,“倒也能信一部分,那足利尊氏肯定不希望玉藻前回到东瀛,想借我们之手除掉玉藻前。”

“我这就去把玉藻前抓了。”朱棣道。

“不不不,不急。”朱世珍摆摆手,“你把她逼急了,到时候不带我们去找神龙,咋整?这世上只有她知道神龙所在地。”

“那怎么办?”朱棣摊手。

“当然是将计就计了。”朱世珍似笑非笑。

“爷爷,你这笑容,比父皇笑的还渗人。”朱棣扶额。

……

这日。

坤宁宫十分热闹,因为孩子满百日了,朱家在京的大部分人都来了。

朱嘉然坐在朱世珍亲自做的婴儿车里。

她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闪烁着无尽的好奇和探索。这双眼睛不仅大,而且深邃,就像深深的湖水,澄清又明亮。

脸庞胖嘟嘟的,皮肤柔嫩得如同最优质的丝绸,让人忍不住想去亲吻。她小嘴巴总是微微上翘,像是在微笑着,这种笑容是那样的纯净,仿佛连最硬的心肠都能被软化。

虽然她还很小,但是精气神十足,小小的身体总是动个不停,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

“来来,开始抓周咯。”马皇后喊道。

这是孩子满月的仪式,抓到什么,就预示着她的未来。

在一个铺着绣龙凤图案红布的台子上,摆放着各种小物件:有璀璨的珠宝,有精致的琴弦,有芬芳的书籍,有刀剑等等。

朱嘉然小公主穿着粉红色的绣金童装,头戴珍珠小冠,那双黑曜石般的眼睛好奇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

当她被抱到台子边时,整个大殿都陷入了寂静,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她将选择什么。

小公主的眼睛在一排物品上游移,然后伸出了她那小小的手。她的手指在空中挥舞了一下,然后一把抓住了放在最近的那把小刀。

“哟呵,虎父无犬女,嘉然以后肯定是女中豪杰。”朱元璋大笑。

众人也都跟着大笑。

朱世珍倒是不信这些,孩子嘛,还不是随便抓。

仪式过后,就是吃饭。

男人们在喝酒,女人们在另外一边。

因为都是自家人,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席间,燕王妃徐妙云过来朝正在大碗喝酒的朱棣凶巴巴的警告。

很明显,是要他少喝点。

“得,西嫂从这里经过,西哥就怂了。”湘王朱柏道。

“谁说的?”朱棣横一眼,看向主位上的朱元璋,朗声道,“我们朱家男人哪有怕媳妇的?父皇,你说是吧?”

“那是,大老爷们怎么能怕娘们。”朱元璋挥手道。

“朱重八,你又在口出什么狂言?”马皇后的声音传来。

“咱说这菜好吃啊,是你们母后亲手做的。”朱元璋立马道。

众人齐齐扶额。

朱元璋面不改色,心不跳,摊手:“看,你们的母后就听咱的,咱让她做菜她就做菜。”

湘王朱柏眨眨眼:“父皇,听说你在乾清宫放炮仗,说说咋回事啊?”

朱元璋一口老血。

这帮兔崽子,是真不给亲爹留面子啊。

“爹,你今天不说两句吗?”朱元璋连忙岔开话题。

正在逗自己女儿的朱世珍,才不想搭理他。

朱元璋匆匆吃了几口,便来到朱嘉然面前,把她抱了起来。

“爹,你吃着,咱来抱咱妹妹。”他朝朱世珍道。

朱世珍由着他,对于这个妹妹,朱元璋可是百般疼爱。

也只有在朱嘉然面前,他才会流露出那种令人肉麻的爱意。

“嘉然,抱抱,叫哥哥。”

“哈哈哈,咱家嘉然最可爱了。”

“来,哥哥抱你去飞啊。”

那表情,朱世珍看了都受不了。

朱元璋抱着朱嘉然,扫视一圈,沉声道:“大家都在啊,咱宣布个事,咱要封朱嘉然为齐国长公主,明日就昭告天下。”

众人大惊。

因为长公主的封号,是不一般的。

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公主,仪服同蕃王。

长公主身份尊贵,跟亲王一样。

朱元璋曾经追封自己的二姐为曹国长公主。

朱嘉然才出生,就被封为齐国长公主。众人看的出来,皇帝对这个妹妹是极其疼爱的。

翌日。

皇帝明旨天下,封朱嘉然为齐国长公主,震惊朝野。

礼科给事中铁铉当堂进谏:“陛下,这不符合礼仪啊,你太急了,等将来嘉然公主有了声望后,再封长公主也不迟啊。”

好你个铁铉,咱的家事你也管?”朱元璋大怒。

“陛下,天子无家事啊。”铁铉力争。

“咱旨意己定,不可再改。”朱元璋挥手。

“陛下,你这跟在乾清宫放炮仗一样,都是急躁所致……”铁铉继续谏言。

“来人,把铁铉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朱元璋吼一声。

侍卫冲上来,把铁铉拖了下去。

群臣都懵了,因为他们都知道,皇帝虽然平时烦铁铉,但是知道这是个忠臣,从来没有惩罚国铁铉。

今日,为了嘉然公主,居然重打铁铉二十大板。

皇帝是真宠这个长公主啊。

……

符离公主和孩子,还有楚方玉还是住在坤宁宫,没有回天机楼。

朱世珍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是伺候不了孩子的。

何况,他最近还要去搞定玉藻前,万一带她回来做运动,那是很不方便的。

说曹操,曹操到。

玉藻前自己来了,她穿着一袭粉白色长裙,包裹着那丰腴曼妙的身躯,踩着高挑的步伐,身姿摇曳,堪堪一握的小蛮腰,扭动间,尽显万种风情。

“妾拜见太上皇。”她微微欠身,成熟妩媚的眸子微微眨动,眉眼间似笑非笑,将成熟女子的气质和风韵表露到了极致。

“皇后来的正好。”朱世珍拿出一封信递给她,“这是东瀛新使者送来的,真是惊了贫道啊。”

玉藻前拿起信,打开,面色剧变。

不过,看完后,她己经镇定了心,红唇微微抿动,眼神勾人的看着朱世珍,柔媚的说道:“妾是怕告诉你真实情况,你嫌弃妾年级大了。”

“怎么会呢?贫道就喜欢熟透了的女人。”他张开怀抱。

玉藻前主动靠进他的怀中,绝美的身姿凹凸有致,曲线曼妙,荡漾着风情。

她伸出白皙的双臂,勾住朱世珍的脖子,嘴角笑意不减,语气柔媚至:“所以,你怪我么?”

“不会!”

朱世珍搂着她的小蛮腰,眨眨眼,“一千多岁的女人,贫道还未碰过呢。”

玉藻前紧紧的搂住了他的脖子,一口热情的吻献上,双眸微闭,羞涩间又荡漾着热情。

朱世珍要更进一步,她又逃了出去,站起来妩媚一笑:“说了,你随我去东瀛,妾什么都交给你。”

“不急不急。”朱世珍似笑非笑,“你告诉贫道。去了东瀛,贫道还有命回来么?”

“太上皇,以你的实力,这天下谁能留住你呢?”玉藻前媚眼如丝。

“神龙呢?”朱世珍笑问。

“因为灵气稀少,其实神龙的实力每年都在减弱,否则,我师傅也不敢去屠龙。”玉藻前摊手,“现在又过去了一千多年,神龙实力肯定再次大减。”

原来如此。

朱世珍拧了拧眉。

……

应付完妖媚玉藻前,朱世珍继续看书。

要去屠龙,必定要让自己更加强大,但是他在境界上,他难以突破。

所以,只能在功法,阵法,法器方面来加强了,他始终相信技多不压身。

最近,他又在专研《易经》。

这本书简首就是万金油,能从里面领悟兵法,领悟阵法,领悟功法等等。

“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随着朱世珍看的书越多,对上古就越充满敬畏。

传说《易经》是伏羲所写,上古时代人的智慧,令朱世珍心惊。

【叮,恭喜宿主翻阅经书三百卷,领悟聚灵阵。】

朱世珍的脑海中浮现一个阵法。

顾名思义,这阵法的作用及时汇聚天地灵气。

他心中大喜,有了这个阵,没准还能在某个特定区域,完成灵气复苏。

“老张。”他飞身下楼叫张三丰,“张邋遢,走,干活去。”

张三丰一脸无语的走出来。

短短一句话,被朱世珍叫了两个号。

“能不能不要叫贫道张邋遢。”张三丰瞪眼。

“你说你是不是邋遢?”朱世珍边走边道,“老张,要不你娶个媳妇吧?有个女人在身边帮你收拾,你肯定干净很多。”

“贫道都一百多岁了,你以为像你啊,老色胚。”张三丰无语。

“老张,这你就不懂了,找个年轻妹子,你也会变得年轻,这里面的奥妙,你只有去体会了,才懂。”朱世珍贱笑。

“无耻!”张三丰不想继续这个话题,问,“你找贫道干嘛?又有什么功法要贫道试练?”

“不,找你布阵去。”朱世珍摊手,“我最近领悟了一个聚灵阵,我决定布在紫金山,到时候灵气汇聚,没准还能产生什么灵兽。”

张三丰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朱世珍。

这厮的天赋也是变态,不是领悟新功法就是领悟新阵法,还有就是领悟那些奇奇怪怪的法器。

……

人来到了紫金山,凌空而立。

朱世珍的手中紧握着那块犹如墨玉般的阵基,轻轻地将阵基平放在地面上,犹如在棋盘上落下一枚黑子。

张三丰则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一块犹如最纯净的翡翠般的阵石,将阵石嵌入阵基之中。这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只剩下这两位高人与他们即将创造的阵法。

随着阵石的嵌入,阵基上的阵纹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开始闪烁起微弱的光芒。这些光芒逐渐增强,犹如夜空中繁星闪烁,最终交织成一张复杂而神秘的法阵。

朱世珍和张三丰各持一面阵旗,他们面色肃穆,同时将阵旗插入法阵之中。这一刻,法阵的光芒瞬间爆发,犹如太阳般耀眼,刺得人眼都无法睁开。

大阵以法阵为媒介,开始掠夺周边的天地灵气。这些灵气犹如一条条细流,从西面八方汇聚而来,源源不断地流入法阵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法阵中的灵气越来越浓郁,仿佛化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布阵完成后,整个紫金山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光晕笼罩。那些曾经隐藏在山林间的珍稀灵草、灵矿,此刻都散发出诱人的光芒。

而那些生活在紫金山中的生灵们,也感受到了这股磅礴的灵气。它们欢快地跳跃着、鸣叫着。

“以后来这里修炼,肯定事半功倍。”朱世珍大喜。

“但也不能无休止的进来,那样的话,灵气终究还是会被消耗完的。”张三丰道,“你可以选择钦天监优秀弟子进来,或者通过比试,胜者进来。”

朱世珍缓缓点头。

如此,还能激发朱家那些小子们奋进。

“还有,适当开放外门子弟进来。”张三丰道,“贫道观察过,钦天监外门弟子,也有好几个天才。”

“谁?”朱世珍问。

“朱能,张虎。”张三丰摊手。

朱世珍一笑。

这不都是后来永乐时期的名将么?

……

文华殿。

朱元璋整在批折子。

朱世珍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伸手揪起朱元璋的耳朵就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