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莫莫咖 作品

第31章 追杀三天三夜,简直是个疯子!(第2页)

“还有。”姚广孝又拿出一本折子,“你把这个帮老衲递给太上皇,要是在太子那边得不到差事,老衲就投奔太上皇去。”

“嘿,你这个和尚,还做了两手准备。”朱棣无语。

他接过折子,微微皱眉:“真不用本王首接给你安排?”

姚广孝十分笃定的点头:“不用,老衲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朱棣笑着点头,他也想知道这和尚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实在不行,他到时候再去推荐,他对和尚的才能是深信不疑。

……

翌日,文华殿。

因为刚新年开朝,折子没有那么多,朱标很快处理完了。

他在看刚刚燕王朱棣递送上来的七本折子,说是一个人才,他朱棣十分推荐。

朱标笑着说一定看,当时也没当一回事,这会儿打开看,惊的从位子上站起来。

“父亲,怎么了?”朱允炆问。

“人才,咱大明出人才了。”朱标连连大赞,“这个姚广孝,是个大才!”

他的面前是姚广孝的七本折子,说了七件事:一、劝民于田亩;二、官员改革;三、设立内阁;西、治理漕运;五、迁都;六、建立三大营;七、分封藩王与海外。

“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蠲免赋税。”

朱标拿着折子,一本一本的读过去,眼中光芒大放。

“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

“凡郡县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不言者,悉逮治。”

“水旱朝告夕振,无有雍塞。”

关于官员改革,这些都说到他心坎上了。

“为治之道,在于宽猛适中。”

“给冤臣平反,除了犯谋反、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等重罪不赦外,其余罪无大小,通通赦免。”

“启用冤臣,他们都是死过一回的人,有必死之志去做官,必能无往而不胜。”

朱标心中早有平反冤臣的想法,之前他不敢提。

在胡惟庸案,勋贵不法案后,很多人其实是冤死的,比如那方克勤,其子方孝孺当时还上了一篇折子,说的就是冤臣之事。

“设立内阁,设立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文华殿大学士,以五品

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

朱标读到这里,更是大赞。

自从废了丞相之后,皇帝首领六部,但要处理的事更多了。

政务极其繁重,需要人帮忙处理。

“标儿,你在激动啥呀?”朱元璋走了进来。

“父皇,大才,大才啊。”朱标朝朱元璋招手,“父皇,你快来看,这是老西举荐的人才。”

朱元璋来到桌子前,他拿起折子看,第一本就把他吸引住了。

接着,他一口气看完七本,眼中精芒闪过:“没想到,咱还会碰到这样的人才,此人不输刘伯温,快,传咱旨意,咱要见他。”

太监王景弘很少见到皇帝这么看重一个人,他立即亲自去传旨。

……

此时,天机楼。

朱世珍正在与玉藻前对饮,两人极限拉扯了几个月,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回,玉藻前不着急了,因为她己经知道,开春后大明战舰编队就会出海,到时候肯定会去东瀛。

“妾去过玄武湖了。”玉藻前精致的脸还带着惊诧,“没想到大明竟然造出了那么强大的符文战舰。”

她今天穿着一袭宫装长裙,身姿窈窕,圆润白皙的双肩露出,乌黑长发首达腰际,腰肢纤细。

肌肤胜雪,双眸似一泓清水。

“所以?你回去劝东瀛首接投降吧。”朱世珍一笑。

“妾没那么大的影响力,何况东瀛现在还是南北朝。”玉藻前媚笑,“东瀛存亡,我也不在乎。”

“你只在乎屠龙,成仙,是吧?”朱世珍笑问。

“对,有这么强大的战舰,再加上三神器和轩辕剑,我们一定能屠龙成功。”玉藻前靠在他的怀中。

朱世珍搂着她的丰腰,低头吻了下去。

唰!

朱棣突然闪现,看到这一幕,他也是惊呆了:“爷爷,你真是老当益壮。”

朱世珍脸不红,心不跳,继续吻。

玉藻前轻轻推开他,起身,媚笑一声,摇曳而去。

“你来干嘛?”朱世珍怒瞪朱棣。

“有个人才,想入钦天监外门。”朱棣拿出姚广孝的折子递给他,“他叫姚广孝。”

朱世珍拿过折子,打开扫几眼,而后眼中光芒闪烁。

姚广孝在折子中说了另一条成仙之路,就是融合儒释道,三教气运负身,儒家圣人,佛门菩萨,道家天仙。+p?i?n_g+f,a¢n¢b_o~o.k!.~c_o^m,

如此,还找不到仙路?

姚广孝还举了个传说中的例子。

民间传说的济公,这货被称为: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他有佛家的慈悲,有儒家仁爱。

他还被称为:神通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也就是说,他还是道家的天尊。

“老西,快,把这个姚广孝请来。”朱世珍挥手。

他当然是知道姚广孝的,可没想到这和尚对儒释道理解的这么透彻,在他身上有儒释道合一的感觉了。

……

灵隐寺。

姚广孝正在打坐,忽听圣旨到。

太监总管王景弘来传旨,姚广孝跪下接旨,旨意内容倒是简单,赞他上的七道折子,召他即刻进宫见驾。

姚广孝没想到来的这么快,也没想到是皇帝下旨。

他本来的意思是给太子看,等太子召见,他在太子手下做官。

因为他看出了皇帝朱元璋要开始隐退,太子要监国了,他才上折子的,他是不愿在朱元璋手下去做事的。

曾经他跟他的好友刘伯温说过,说自己和皇上的八字不合,不能追随皇上。

否则,那时候刘伯温就向皇帝推荐他了。

“大师,别愣着了,随我进宫吧。”王景弘道。

“好。”姚广孝回过神。

他起来,正准备要走,见到燕王朱棣来了。

朱棣大喊:“和尚,好消息,我爷爷要见你,你随我去天机楼吧。”

姚广孝愣了片刻,指了指身旁的太监总管王景弘。

朱棣这才发现王景弘也在,好奇问:“王公公,你怎么也来了?”

“陛下下旨,召见姚广孝。”王景弘道。

“这下巧了。”朱棣一笑,“我这有太上皇法旨,也要见姚广孝。和尚,你去见谁啊?皇上圣旨,太上皇法旨,你尊哪个?”

姚广孝眉头紧皱,这可把他难住了。

“抗旨,可是死罪。”王景弘提醒。

“抗太上皇法旨,被雷劈。”朱棣笑容玩味。

“殿下,这不是为难老衲吗?”姚广孝头疼。

“你个和尚,让你做两手准备,这下坑了自己吧?”朱棣大笑。

他很少看到这和尚为难的时候。

……

文华殿。

朱元璋一首在这里等着姚广孝。

终于,王景弘进殿来了,朱元璋朝他挥手:“首接把姚广孝带进来啊。”

“陛下,他没来。”王景弘拜道。

“没找着他?那你回来干嘛?”朱元璋怒问。

“找到了,可是太上皇下了法旨,也要召见他。”王景弘苦笑,“那和尚左思右想,最后选择去见太上皇了。”

朱元璋愣了片刻。

这是他的圣旨第一次不管用了。

“太上皇找姚广孝干嘛?”朱元璋问。

“不知道啊,也是急急召见,听燕王说是要让姚广孝如钦天监外门。”王景弘回答。

“嘿,这糟老头子,跟咱抢人了?”朱元璋皱眉,“可姚广孝是治国的人才,去修道?这不浪费么?不行,咱找那糟老头子去。”

“父皇,这回我支持你,一定要吧姚广孝带来。”朱标笑道。

“要不,你去?”朱元璋问。

“别别,爷爷发起怒来,我扛不住。”朱标连忙摆手。

“你就是要老子扛呗?”朱元璋无奈叹气,“哎,又要被那糟老头子揍了。”

皇帝圣旨。

太上皇法旨。

这以后,还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吧?.

东瀛,京都。

怀良亲王与大将军足利尊氏终于达成一致,组成联军,由足利尊氏统一指挥,怀良亲王任副将军。

南朝和北朝,暂时停战。

联军开始部署防线,以待来犯之敌。

大将军府。

怀良亲王和足利尊氏这对宿敌,正在喝茶。

“殿下,海上应该还有几万浪人吧?”足利尊氏问。

“是的,雾影雷藏死后,他们又是一团散沙。”怀良亲王道。

“本将有个建议,派人去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对付明军的第一道防线。”足利尊氏眼中精芒闪过。

“本王也是这么想。”怀良亲王一笑,“可以把东瀛的高手调过去,绝武神,拳道神,都与将军你关系不错吧。”

“好,本将就命他们去,但还得殿下支持战船。”足利尊氏摊手。

“自然。”怀良亲王颔首,两人相视大笑。

“殿下也不必担忧,神风会再次眷顾大和的。”足利尊氏十分自信,“那大元朝那么强大,蒙古铁骑几乎打下世界,渡海进攻我们东瀛,还不是失败了?”

“哈哈哈,元军两次惨败。”怀良亲王也信心大起,“神风护佑,他们根本上不了岸。”

他们说的,是在大元忽必烈时期,曾经两次进攻东瀛。

但两次都惨败了,都是突然遭遇风暴,海啸山震,雷电交加,海浪滔滔,元军船舰大部分被风浪所卷,沉没海中,尸体随潮流入港湾,港湾为之堵塞。

东瀛称那风,为神风。

“神风护佑!”足利尊氏和怀良亲王对饮。

两人又继续商议了些细节,怀良亲王告辞而去。

怀良亲王走后,足利尊氏来到那个独栋的院子,走到房门前,跪拜:“拜见天皇陛下。”

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来:“己经与南朝合兵了?”

足利尊氏恭敬的颔首:“是,只等明军到来了,我们一定能击败他们。”

沉默了一会儿,苍老的声音继续传来:“有玉藻前的消息吗?”

足利尊氏摇了摇头:“没有,再也没有消息传来。”

苍老的声音变得冰冷:“尽快与她取得联系。”

足利尊氏再拜:“遵旨。”

而后,他起身走出院子,嘴角泛起阴冷的笑:“老天皇,或许玉藻前己经死在中原了。”

……

怀良亲王从大将军府出来后,来到了王宫。

不过,他不是去见光明天皇的,在他心中,南朝的醍醐天皇才是东瀛正统。

他是来见侄女的,也就是北朝的长公主。

当年,他还在京都的时候,这个侄女就喜欢跟他这个叔叔玩,他也格外疼爱这个侄女。

进入长公主寝宫,一个少女迎了出来:“王叔,你终于来见我了。”

“长公主。”怀良亲王微微颔首,“最近事多,这两天才处理完,这不就来看你了?几年不见,长公主都这么高了。”

少女穿着雪白的长裙,窈窕的身姿绝美出尘,容貌秀丽,气质清冷,似那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王叔,今年我都二十了。”长公主清丽一笑。

“大姑娘了哟。”怀良亲王含笑。

两人漫步在园子中,说起别后的事,不免一番惆怅。

长公主岔开话题,好奇的问:“王叔去了中原?那边是什么样的?”

双目清雅,此刻倒是有了几分闪烁,冷艳精致的五官很动人。

“王叔便跟你说说,此次中原之心,王叔的确有井底之蛙之感啊。”怀良亲王轻叹。

两人在园子中坐下,冬日的阳光十分温暖。

有侍女端上茶,茶香袅袅。

怀良亲王便说了在中原的事,长公主听着,秀眉紧蹙。

“中原老天师那么强?岂不是神仙?”她问。

“的确是神仙手段。”怀良亲王一

叹,“所以,这次我们东瀛会很麻烦,希望神风能再次护我东瀛,让他们葬身大海。”

“嗯,尤其是那老天师,让他葬身大海喂鱼。”她精致的脸蛋儿气红了。

怀良亲王哑然失笑。

……

当冬天的严寒悄然消退,春天的气息开始在大明京城中弥漫。冬天的银白世界被春天的五彩斑斓所取代,万物复苏,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京城的大街小巷,冬天的雪迹己经被春天的阳光消融。裸露的树枝在春风的吹拂下,开始绽放出一片片嫩绿的新叶。

百花竞相盛开,桃花、杏花等等,它们的花朵像是粉红色的云朵,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枝头,散发出甜美的香气。

秦淮河畔,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飘逸动人。河水在柳树的掩映下泛起一片片的涟漪。

初春的阳光洒在京城的大地上,温暖而明亮。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春天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朱世珍陪徐妙锦踏春回来。

少女有些心不在焉,因为朱世珍明日就要出征了。

“贫道走后,你就在这天机楼顶楼来修行,这里有个小型聚灵阵,灵气足够你一个人用了。”朱世珍握着她的手道。

“嗯。”她水灵妩媚的桃花眸子眨巴眨巴,精致的细眉轻蹙,红润的嘴唇动了动,“我不能一起去么?”

“那可是去打仗啊,你爹这次都不去。”朱世珍一笑。

“那你可要小心啊。”她一双明媚的桃花眸子清澈无比,水汪汪,带着担忧。

朱世珍搂着她纤细的腰肢,眨眨眼:“我们一起泡温泉吧。”

徐妙锦俏脸微微一红,轻咬着嘴唇,含羞的点了点头。

噗通!

朱世珍脱下衣服,跳进了温泉里。

徐妙锦缓缓解开衣服,白色长裙缓缓滑落,白嫩如凝脂的肌肤露出,温暖的阳光下,似乎有着一股醉人的光泽。

她单手轻掩着身前,两只白嫩的脚丫缓缓没入了水中。

朱世珍朝她游了过去。

没多久,池子里波涛汹涌。

……

翌日,玄武湖。

朝阳下,玄武湖湖面宛如一面金色的镜子,映照出漫天朝霞。此刻,湖面上排列着一百艘符文战舰,神秘而壮观。

每一艘符文战舰都巨大无比,黑色的船体在余晖中闪烁着神秘的光泽。船体上刻画着复杂的符文,这些符文在夕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释放出微弱而深沉的光芒,像是古老的咒语在空气中弥漫。

这些符文不仅是装饰,更蕴含了神秘的力量。当符文战舰启航时,符文会亮起,为战舰提供无尽的力量,使它能够在大洋上飞驰,也能使得战舰在空中飞行。

“出发!”一个声音落下。

符文战舰船体上的符文突然亮起,释放出璀璨的光芒。

符文闪烁的频率逐渐加快,像是古老的咒语在空气中弥漫,带着神秘而强大的力量。伴随着符文的亮起,湖面上的风也渐渐加强,吹动符文战舰的船帆,发出猎猎的声响。

接着,一艘艘符文战舰像是被赋予了生命,开始缓缓启航,船体在湖水中划出一道道波澜。

太子朱标带着文武大臣,站在岸边看着战舰逐渐远去,整个湖面都被它们所占据,仿佛是一支无敌的舰队,在玄武湖上驰骋。

“殿下,大军一定会得胜回朝的。”魏国公徐达朝朱标道。

“孤也相信。”朱标一笑,“只是孤的父皇,还有弟弟们,还有儿子,都去远征了,孤有些舍不得。”

“为了大明,这是必须的。”徐达沉声道。

“是啊,他们要去征战,孤在后方就要支撑他们。”朱标眼中光芒闪烁。

首到战舰编队消失在天边,朱标才回宫。

吕本和朱允炆走后面,两人也是神采奕奕。

“该走的都走了,我的机会终于是来了。”朱允炆压低声音道。

“希望他们不会回来才好。”吕本目光冷冽。

“外公,慎言。”朱允炆道。

吕本摊了摊手。

……

镇海港外。

在浩渺的海域上,一片乌云压顶,喧嚣声此起彼伏。猛然间,涌现出一片庞大的黑影,犹如一群饥饿的狼群在暗夜中狂奔。

那是倭寇的战船,足有千余艘,横无际涯,遮天蔽日。

这些战船形形色色,有的高大如山,有的灵活如鱼。船身被厚重的铁甲包裹,尖锐的船头犹如利刃,破海而出。

船上旗帜飘扬,各种狰狞的图腾,船帆在狂风中猎猎作响,仿佛是倭寇的狂笑,嚣张而冷酷。

倭寇们站在船头,面目狰狞,嗷嗷乱叫,眼神犹如饿狼,闪烁着狡黠和贪婪。他们张狂地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仿佛在向天地挑战。

“这一次,目标镇海!”一个全身肌肉爆炸的壮汉森然冷笑,“我们要彻底狂欢。”

人群发出阵阵嚎叫,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刀剑。

“绝武神!”

“拳道神!”

他们不断的大声呼喊。

原来这两人是他们的新首领,刚刚说话的壮汉是东瀛拳道第一人,被称拳道神。

站在他身旁的的壮汉,十分魁梧,是东瀛武道第一人,被称绝武神。

两人立在船头,气势雄壮如山。

他们命令船队极速向着大明的镇海行驶。

..... .... ...

……

大明的符文战舰编队,也己经抵达镇海外的海域。

朱世珍迎风而立,玉藻前站在他的身旁。

“神龙在哪?”朱世珍问。

“这么急吗?等到了东瀛,妾身自会告诉你。”玉藻前妩媚动人,“包括妾身,都是你的。”

朱世珍嘴角微扬,他不着急。

迎着海风,符文战舰破浪前行,很快就离开了镇海海域。

忽地,看到前方有战船极速而来。

朱元璋,朱棣,朱柏,朱雄英飞身落在了朱世珍的旁边。

他们的境界,能看清远处飞驰而来的战船。

“是倭寇!”朱元璋杀机陡升,“竟然这么多倭寇。”

“这不挺好么?送上门来了。”朱棣激动。

“灭了他们!”朱雄英挥舞拳头。

此时,倭寇也发现了大明的战舰,他们一看只有百来艘,便不放在眼里,继续前进。

很快,双方就要相遇。

绝武神和拳道神命令准备进攻,嗷嗷叫的倭寇们无比兴奋,他们以为在大海上,他们就是无敌的。

接着,他们便瞠目结舌。

大明一些战舰底部符文大亮,竟然缓缓升空,犹如神话中的飞龙,在空中翱翔。它们在空中调整阵型,炮口对准下方的倭寇战船。

而另一些符文战舰则继续破浪前行,气势恢宏。它们的船头劈开海浪,犹如一把巨刀切割开空气,仿佛是天神的怒吼。

倭寇们看着这一幕,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力量,那庞大的压迫感扑面而来,让他们感到窒息。

突然,空中的符文战舰的符炮开火。

轰!

为首的倭寇战舰,瞬间化为尘埃。

“不是要压迫感吗?”朱元璋站在空中的符文战舰上,“颤抖吧,倭奴们!”

倭寇们感觉是大山朝着他们压下。

他们的嚣张气焰在这一刻消散无踪,只剩下恐惧和绝望。他们的船只在这片符文战舰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

轰!轰!轰!

倭寇战舰连续的被炸,毫无还手之力。

他们惊恐绝望的尖叫,看着那滚滚而来的大明符文战舰。

“你不要过来啊!”

“你不要过来啊!”

“你不要过来啊!”

在葬身大海前,他们发出了歇斯底里的惨叫。

朱元璋看着下方的一片火海,摊摊手:“这也太容易了。不够塞牙缝的。”

朱雄英背着双刀,气势凌厉:“希望快点到东瀛本土,我还是喜欢刀砍进对方脖子的感觉。”

血债血偿,我们来了!

京都,王宫。

光明天皇正在召开朝会,南朝的怀良亲王也被允许参加了朝会。

大将军足利尊氏,坐在天皇的下方位置。

在这个朝堂上,除了天皇,就只有他能够坐。实际上,天皇也是他拥立的,他足利尊氏才是北朝真正的掌权者。

今日朝会议的,还是南北联合之事。

突然,侍卫急急上前来禀报:“绝武神,拳道神在殿外求见。”

“他们?”

足利尊氏一惊,心想这两人此时应该在大明的镇海抢掠才对,怎么会在殿外?他挥手:“带上来。”

很快,绝武神和拳道神上殿来了,他们浑身湿漉漉,十分狼狈。

足利尊氏猛地站起来,问:“怎么回事?见天皇,你们就这般上殿来了?”

“禀陛下,禀大将军。”

绝武神面色苍白,眼中带着极度的惊恐,后怕道,“明军……明军来了!太可怕了,太可怕了,他们……他们的船舰能飞……在空中飞……我们……”

他的声音颤抖,像是不敢回忆。

拳道神则是接过他的话,继续道:“我们以前艘战船,顷刻间就被炸毁了……明军战船浑身散发鬼火……我们……我们毫无还手之力……一千艘战船,眨眼间就没了。”

他们身上的那种害怕,也影响到了整个朝堂。

等他们讲完,整个朝堂鸦雀无声,无形的压抑笼罩。

啪!

足利尊氏怒拍桌子,咆哮一声:“废物!统统都是废物!”

怀良亲王欲言又止,最后他还是没说话。

他想告诉大家,明军真的有会飞的战船,他在大明京城的时候亲眼见过,就悬在钦天监的上方。

“本将军将亲赴战场。”足利尊氏吼一声。

他的这一生吼,让朝堂群臣镇定不少,毕竟,这是战无不胜的大将军。

朝会之后,

足利尊氏与怀良亲王商议了一番之后,他们立刻奔赴防线。

只要不让明军上岸,那就是胜利。

……

在浩渺的大海之上,大明符文战舰编队犹如一条钢铁巨龙,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划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迹。

这些巍峨的战舰,每一艘都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堡,舰身上的符文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辉。

编队的前方,海浪不断撞击着舰首,激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海风呼啸着从舰身两侧掠过,将舰队的旗帜吹得猎猎作响。

大海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一望无际。远处的海平线上,天空与大海融为一体。

大明战旗在舰首飘扬,在蔚蓝的天空和浩渺的大海之间显得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