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杜先生(第2页)

他这番话,将“琉璃宝”的来历推给了一个莫须有的“海外隐世大师”,既增加了神秘感,又堵死了杜先生追查货源的念头。

听完林默的胡说八道,杜先生微不可查的翻了个白眼,但也没有点破,还顺着说了下去:“原来如此,既是尊师严训,老朽自当理解。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不知林先生手中,是否还有类似的奇珍?或者,尊师那里,是否还能再匀出一些?林先生但说无妨,只要东西够奇,够珍,价钱绝不是问题!而且,林先生若能长期为我杜某人提供此等‘独门奇货’,我杜某人也绝不会忘了林先生的好处。以后林先生在上海滩,无论遇到什么难处,尽管开口,我杜某人在能力范围之内,必定为林先生摆平!”

这番话,既是重金利诱,也是一种变相的“保护承诺”和“合作邀请”。

他沉吟片刻,仿佛在仔细权衡,然后才缓缓说道:“杜先生厚爱,林某感激不尽。实不相瞒,家师所藏此类‘琉璃宝’,尚有几件不同款式,例如‘松鹤延年’、‘麒麟送宝’,甚至还有一些描绘西洋景致的,如‘巴黎铁塔夜景’、‘伦敦大桥晨雾’等等。只是,每一件都只有唯一的一件,且制作工艺繁复,家师视若珍宝,轻易不肯示人。”

他一边继续胡说,一边仔细观察着杜先生的反应。

杜先生也配合着他,一边听一边点头微笑。

“如果杜先生确实诚心喜欢,”林默继续恰到好处地抛出诱饵,“我可以尝试修书一封,向家师恳请,看看能否再匀出一两件。不过,家师行踪不定,这书信往来,加上宝物从海外运抵上海,恐怕……至少要等上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的时间。而且……价格方面,可能也要比上次那件‘龙凤呈祥’略高一些,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他这是在为自己争取足够的时间,也是在进一步抬高“商品”的身价,同时,也是用时间来换空间,初来上海滩,他需要足够的身份、筹码和时间。

杜先生的白眼翻得更甚,但也顺着林默,说道:“好!只要东西够奇,够珍,时间不是问题,价钱更不是问题!半个月就半个月,一个月就一个月!林先生,老朽就静候佳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