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材料测试
林默的“科普夜校”,在根据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嗖`飕+小·税¢旺. \无,错_内¢容,
那些原本只存在于书本上的、深奥的物理和化学原理,被他用最通俗、最生动的语言一讲,仿佛都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有趣的故事。
工人们听完课,再回到车间里看那些机器图纸,感觉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战士们听完课,对步枪的射击原理、手榴弹的爆炸威力,也有了更科学的认识。
一时间,“李先生”这个名字,在整个云岭根据地,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大家都知道,军部来了个了不得的“洋博士”,不但能带着大家造好枪,还会讲很多闻所未闻的“新学问”。
但对于林默而言,这些都只是“副业”。他真正的重心,始终放在小河口的修械所。
那套从德国运来的生产线,经过他和小河口全体工人的日夜奋战,己经初步安装调试完毕。
崭新的车床、铣床、钻床,在仓库改造的厂房里一字排开,散发着冰冷的、令人心安的工业气息。
然而,当真正的试生产开始时,新的难题,也随之而来。
“不行!还是不行!”
锻造车间里,修械所的老所长,人称“老铁钳”的钱师傅,正举着一块刚刚经过淬火处理的枪管钢材,对着光仔细地端详着,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d,a~w+e/n¢x?u/e¨b/o`o!k-._c·o′m*
“李总工,您看,”他将钢材递到林默面前,声音里带着一丝焦躁和无奈:“按照您给的那个德国配方,咱们加了碳,加了锰,也严格控制了淬火的温度和时间,可这炼出来的钢,要么是太脆,一敲就断;要么就是太软,韧性根本达不到造枪管的要求!”
林默接过那块泛着暗淡光泽的钢材,用手指敲了敲,又放到车床的硬度计上测试了一下,眉头也紧紧地锁了起来。
问题,出在了原材料上。
他们目前能找到的,只有一些从民间收集来的、成分复杂、杂质极多的废旧铁轨和农具。
用这些“大杂烩”当原料,即便有再先进的配方,也很难炼出合格的特种钢材。
“土法炼钢的炉温上不去,很多有害杂质,比如硫和磷,根本无法彻底去除。”林默沉声道:“这就导致了钢材的性能极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