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我暂避他们锋芒?
郭嘉的办事效率非常快,半个月内,雁门郡细盐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并州,尝到细盐的味道后,其他郡城的商人纷纷赶往雁门购买,其中自然也包括上党郡。′精+武¨暁!说′徃/ ?首!发·
上党郡的商人去购买时,价格必须是普通价格的十倍。
这下引起了上党郡商人的极度不满,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甚至刘昭又给来购买细盐的其他商人加了一条规则,上党人购买细盐,必须要以十倍价格卖出去,若是发现卖的便宜了,那么下次进货的价格提升十倍。
一时间并州所有贩卖细盐的商人对上党人的价格都提升了十倍。
别的地方都能吃上细盐,唯有上党人吃的是贵盐。
但细盐确实比粗盐好吃,上党底层吃不起,不代表上党的富商、士族、官吏吃不上,如此美味他们宁愿掏十倍的价格购买。
十倍细盐的价格可不便宜,一斗细盐刘昭卖一千钱,十倍的价格就是一万钱一斗,都快比得上黄金了。
但依然阻挡不了,上党的有钱人购买。
在东汉,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二百毫升,也就是十升是两千毫升,约等于西斤细盐。
富商、士族、官吏这种家庭,家里人一般都不少,一买就至少西十斤细盐,那就是十万钱。!l~a\n^l^a*n`x^s...c!o+m~
仅仅一个月就赚了上党五百万钱,加上其他郡城的购买,单是并州一个地方就赚七百万钱。
甄宓那边的宣传也非常到位,甄家的客户大多都是高端客户,吃了细盐后,就再也不想吃粗盐了,你纷纷出钱预订,只是订购的钱就有一千五百钱,如果付上尾款那就是三千万钱。
这还是一个月的营收入,若是以后市场铺开,每个月至少五千万钱收入。
雁门郡只靠着细盐,摇身一变,成了并州最富有的郡,刘昭也从吝啬,挣到的钱七成都以工钱的方式给了当地百姓,还有两成作为雁门郡的公款消耗,剩下一成刘昭自己收了起来。
刘昭的格局大多了,他深知想让雁门郡的经济起来,就必须要让当地的底层百姓富起来才行,这样他们就愿意消费了,形成良性循环,雁门郡的经济瞬间就会被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