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唐廷的反应(第2页)
"岭南王虽有神物,但毕竟年轻,治国经验不足。"
"若陛下能示好......"
"如何示好?封他为太子?"李世民冷笑,"然后等着他逼朕退位?"
"或许......可以先承认他的身份。"房玄龄小心翼翼地说,"昭告天下,恢复二皇子名分......"
"然后呢?让他名正言顺地争夺大统?"
李世民摇头,"朕太了解他了。"
"能从玄武门之变中活下来,能白手起家打下岭南。~天^禧·小\说`惘* _首!发¢"
"这样的人,怎会甘心屈居人下?"
窗外雷声隐隐,一场暴雨即将来临,御书房内的气氛同样压抑得令人窒息。
"陛下,"杜如晦突然道,"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说。"
"联姻。"杜如晦压低声音,"长孙婉儿名义上仍是和亲的王妃。"
"若能促成他们真正成婚......"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
是啊,若李宽娶了长孙家的女儿,就等于与大唐有了纽带。
而且长孙家如今失势,婉儿又深得岭南百姓爱戴......
"不妥。"但很快他又否定了这个想法,"李宽恨长孙家入骨,怎会真心接纳婉儿?"
房玄龄轻声道:"据岭南密报,岭南王对长孙小姐颇为礼遇,还特许她行医济世......"
李世民陷入沉思。
他想起那个倔强的侄女,从小聪慧过人,却因是女子不得重视。
如今,竟在洛阳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此事容后再议。"
最终他摆了摆手,"眼下当务之急是解决粮荒。"
"务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拿
到洛阳的高产种子!"
"陛下圣明。"
两位重臣齐声应道,却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洛阳行宫,李宽正在听取各地丰收的汇报。
"王爷,三十六州皆己收获完毕,平均亩产均在两千五百斤以上。"
司农官激动地禀报,"百姓们自发组织庆典,歌颂王爷恩德。"
李宽微微颔首:"储存方法都教会了吗?"
"都己按王爷吩咐,挖窖储存。"
"另外,就算是土质不好的地方,番薯的收获也很可观,亩产近两千斤......"
正说着,侍卫来报:"王爷,长安有密信。"
李宽展开信笺,快速浏览一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王爷,可是长安有异动?"谋士小心翼翼地问。
"李世民坐不住了。"李宽将信递给谋士。
"朝中有人建议他认回我这个儿子,想借我的名声洗刷他自己的污名。"
谋士看完信,皱眉道:"此计甚毒。"
"若王爷认他,则名分上矮了一头;"
"若不认,又显得不孝......"
"孝?"李宽冷笑,"当年他默许长孙无忌杀我时,可曾想过父子之情?"
他走到窗前,望着长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