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天盛三年,帝国盛况(第2页)
那些漆黑的炮管喷射出的火焰,至今仍在他噩梦中闪现。
"吐蕃都护府奏请增派医官。"
新任西藏都护捧着镶满绿松石的奏章出列,"牛痘接种法推行后,逻些城再无天花疫情。当地贵族联名上书,请求送子弟入长安国子监求学。"
户部尚书陈瑜展开一幅三丈长的羊皮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丝绸之路新开辟的三条支线。
"西域诸国今年贡赋增加三成;"
"龟兹国进献汗血宝马百匹,求换纺织机十台;"
"疏勒国愿以玉石矿开采权,换取煤矿勘探技术。?墈*书¢屋* \免`废·阅·黩¨"
波斯使臣萨珊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数月前,当大唐的钢铁舰队出现在波斯湾时,他们才相信这个东方帝国真的造出了不惧风浪的钢铁巨舰。
现在那支舰队正停泊在广州港,水兵们用新式六分仪测算着前往天竺的航线,甲板下装载着足以摧毁一座城池的炸药。
— —
正午时分,李宽换上便服,在锦衣卫的暗中保护下,微服私访长安西市。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每家门前都悬挂着"九阙通宝府"统一颁发的铜制营业执照,上面刻着店铺编号和经营项目。
奇珍阁门前,几个大食商人正围着最新款的玻璃镜子啧啧称奇。
那镜子足有一人高,镜框用的是岭南运来的橡胶,再不会因天气变化而开裂。掌柜得意地介绍:
"这是用陛下亲授的铅晶法制成,全长安独此一家!"
李宽翻开手下呈上的鎏金账本:"奇珍阁上月利润又创新高;琉璃工坊新出的七彩花瓶,在罗马卖到等重黄金的价格。"
他的指尖划过一串数字,那是足以让前朝国库汗颜的巨额收益。
天工司首属的店铺前,一个穿棉布短打的农夫正在向顾客介绍改良过的曲辕犁:
"这犁头用的是高句丽矿场的精铁,保用十年!"
"俺们村用了这犁,去年多收了三成粮食。"
他粗糙的手指抚过犁身上"天工"二字的钢印,眼中满是自豪。
对面"天下盟"商会门口,来自江南的丝绸商与突厥皮货商正在公证官监督下签订契约。
他们用的是天工司新造的雪白宣纸——得益于碱法制浆技术,造纸成本降低了七成;公证官盖下的铜印上刻着复杂的防伪花纹,这是工部最新研发的雕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