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而深 作品
第82章 冯婵回忆篇(二):信仰的起点与归属(第2页)
更多的时候,是在夜深人静,他书房的灯火依旧长明。
我端着厨房吩咐送去的、早己温了又温的宵夜,隔着垂下的厚重竹帘缝隙,看到他疲惫地揉着眉心:
烛光在他坚毅的侧脸上投下浓重的阴影,那份属于真神的、令人望而生畏的威严之下,竟也透出凡人的、沉重的倦怠。*萝¢拉¢暁¨税* ^已_发′布\嶵¢芯,蟑\結?
最初,只是源于长老的告诫和"真神"光环的敬畏。
可日复一日的远观,那敬畏之中,悄然混入了一丝连我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极其微弱的东西。
看着他指点江山的豪情,心口会莫名地微微发烫;
看着他眉宇间深锁的疲惫,指尖会下意识地蜷缩。
这不再是单纯的、对神祇的仰望,更像是对一个强大而复杂存在的、朦胧的探询。
他不再仅仅是"真神李宽"这个符号,而开始有了模糊的...
轮廓和...温度。
我小心翼翼地践行着"全心全意侍奉"的族训,以一种近乎隐形的方式。
我观察他惯用的那只手(是左手),便悄悄将他书案上的茶盏和墨砚挪到最趁手的位置。
我注意到他议事时习惯紧蹙的眉头,便总是将书案上那盏最明亮、最不易被衣袖带翻的青铜雁鱼灯仔细擦拭干净,确保灯油充足,灯火稳定。
一次狂风骤雨的深夜,他被紧急军情召走,回来时玄色劲装的下摆湿透,沾满了泥泞。
我默默守在小厨房,用姜片和宫里能找到的最好的红糖,熬了一碗滚烫的姜汤。
当他带着一身寒意踏入温暖的书房时,那碗汤正静静地放在他惯坐的位置旁,氤氲着驱散寒湿的热气。
他没有说话,甚至没有看向角落阴影里的我,只是端起碗,一饮而尽。
昏黄的灯火下,我清晰地看到他喉结滚动了一下,一声极轻极轻的、仿佛卸下千斤重担的叹息溢出唇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