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观沧海(9)

“拜见明公!”

“拜见丞相……”

一道接一道声音在会客厅响起,典韦、许褚簇拥着曹操走进来,映入眼帘的是各色的服饰。^天-禧¢小¢税.枉- \首\发′

“诸君无需多礼。”

曹操撩袍落座,双手按着木案,扫视着眼前众人,微微一笑道:“今日邀诸君过来是一叙的,呵呵…”

“喏!”

“谢丞相!”

众人无不是作揖再拜。

见到此幕,曹操笑意更盛。

眼前在落座的西十余众,除了他麾下一众谋主谋士,丞相府部分属官外,余下不是主动来投,就是受举荐而来。

冀幽青皆有。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曾有过被袁绍征辟的经历,甚至有些还是多次征辟,不过他们都拒绝了袁绍的征辟。

不管他们那时为何拒绝袁绍征辟,但现在他们愿意投效到自己麾下,这带来的影响及改变是不同的。

最为首观的改变,是他们之中的一些人,赶来安平投效自己,冀州所辖郡国县的一些治下秩序安稳了,这切实为自己减少了麻烦。

冀州出身的崔林、杨训、时苗、公孙方、宋阶……

青州出身的王雄、颜斐、高堂隆……

幽州出身的徐邈、韩观、孙礼、卢毓、高诱、田豫……

看着眼前这些人,曹操心中欢喜之余,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袁谭袁尚哥俩,说起来他还要感谢这哥俩的。_0,0\暁¢税\蛧^ `免~费!越.读*

要不是在过去这段时日,他们鼓捣出那些动静出来,甚至在一些地方还爆发了冲突,就不会有眼前这些才俊来投呢。

袁谭袁尚展开的对骂,甚至爆发的冲突,使得二人所辖地方出现动乱,而在这动乱之下,导致了一场较大规模的流动。

曾经袁绍的那些旧部,有投效到袁谭麾下的,有投效到袁尚麾下的,不过真要论起来,属袁尚获得的最多。

这跟一件事密不可分,即在跟袁谭对骂期间,袁尚听从审配建议,让在渔阳郡的幽州刺史袁熙赶回祭拜袁绍,不来那就是不孝,对这个时代,一旦披上不孝的外皮,那真是寸步难行。

为此袁熙只能赶回范阳,这一来就走不了了,幽州刺史被袁尚换了人,幽州治下被袁尚更换不少文武,这的确是加强了袁尚的掌控力度,但这些行径却叫一些人感到不齿,这导致一批人离开了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