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你不知道吗?(第2页)
可以说,刘宇对他那也是真没得说,绝对是以国士待之。
但一心大周李承平依旧不愿做那二臣贼子,所以他便想在鸭绿江那一战还了刘宇的恩情后,就转身回大周。
毕竟,他的「家人」都在那边……
但不久之后他突然知道了,其实自从他含冤入狱,他在大周的家小就都无故身亡了,甚至连府邸都被一场大火无情的吞噬。
阖府上下,男女老幼,一夜之间,全部死绝!
而且,他们死了之后还要背上罪官家眷的名声,甚至若不是他们那时候死了,说不得后来还要被朝廷再「清算」!
原来……他早己经是个孤家寡人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自从他出事,他的那位「老师」便再也没有关注他的家人,甚至就连那些人死了,他的「老师」也未曾过问。
始终……没有!
当知道这件事时,那时候的他没有恨,也没有怨,只是有种说不上来的无力感,就是那种被家人抛弃的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感觉什么都没意思,连活着……
也挺没意思的!
那时候,是刘宇拉了他一把!
“你要是也这么死了,那岂不是连记着他们的人都没有了吗?
你要让他们都做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吗?”
那时候,刘宇一巴掌扇醒了他,并且跟他承诺,一定在他有生之年,带着他堂堂正正地走回去。
让他衣锦还乡,让他给那些人立坟树碑!
李承平由是感激,便答应为刘宇执鞭坠镫,赴汤蹈火。
这些年,他确实为汗国做了很多,要不然他也不会坐到了仅次于孛罗的位置上。
而且这次刘宇让他来这儿统兵,牵制大周北境的边军,这就是对他的信任。
要知道,他的背后就是草原和辽东,可汗这可是把家国重担都交给了他。
也正因如此,哪怕是面对着昔日「恩师」的劝告,他也首接表示了拒绝,只不过出于当年的恩情,他并没有为难这位老师派来的「说客」。
在宋先生第一次用家国大义,师生情分来劝他时,李承平就首接拒绝了,只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很难听的话,只是说了一句……
“富贵非我愿,帝乡不可期,李某可以不做青史扬名的权臣,但绝不能做忘恩背主
的小人!”
一句话,首接道明了他的态度。
此时,不愿听宋先生老调重弹的李承平也是首接开口威胁了。
如果这位宋先生真的不识好歹,那李承平不介意把他的脑袋送回幽州,好让自己那位「恩师」看一看自己的决心。
“大帅误会了!”
宋先生摆了摆手,示意李承平不要紧张。
“老夫说的前途并非是要你背叛漠北那位大可汗,相反,老夫这个建议,正是证明你对他的忠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