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还要什么证据?
北方,大周和大乾就像是两头猛虎,争相撕咬着他们的獠牙和利爪每次出现,都会从对方身上抠下一块儿肉来。+我!地?书+城. !埂*芯?蕞,哙′
除却东线的将士以及中线部分将军不算,这里面有不少人己经很久没有和对方交过手了。
大乾这边儿,西线的将士用打「黑衣大食」的心态来对付大周边军,而凉州等地的官军也用打吐蕃的方式来对付大乾军队,结果一交手双方都懵了。
这狗日的这般能打吗?
随着战争推进,这个念头几乎是同时出现在了双方将士心中。
其他两线的推进速度也不快,尤其是中线斡力布那边儿,他们的进度是最慢的,付出的代价也是最大的。
仅仅是一个井陉关,斡力布花了整整七天的时间都攻不下来。
但是这不能怪他,类似于这种易守难攻的地形,对方仅需要几千人就能挡的住你数万大军。
至于粮草方面,大周这边儿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压力,这种豪横作风着实是让斡力布他们很羡慕的。
只不过回到现实,没有攻城重炮,类似于这种地形就只能靠人命去填,大乾这边儿将士不要命,人家大周那边儿也不差,于是双方就这么僵持住了。
而东线这边儿,虽然大乾拿下了幽州蓟州,相比于其他两边有天然优势,但是秦远带领的军队那是真能打,几番交战下来尽管他们被默啜打的损兵折将,可默啜这边儿损失也不小。_求?书.帮¢ *埂¢新?嶵\全`
面对着中原王朝的防御体系,默啜终于明白了老哥为什么一首不愿意轻启战端。
大周……的确很强!
……
边境的战报不断地传回两边朝廷,两位皇帝面对着那一份份代表了前线情况的信息,两人都是开心不起来。
李玄的预案上,关于三线的战败军报每天都会有,不是这座寨子被敌军拔起,就是某地双方遭遇战,自己这边儿损失多少多少人马,反正是很少有胜利的奏报。
看着那些信息,李玄委实高兴不起来,尽管他还有其他准备,但是看着这情报他又能有多开心?
“边境那群人到底都是干什么吃的?这些年朝廷的钱粮难道就养了他们这群东西?”
李玄随手拿起一份,看了看,又无奈的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