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这仗打的不对劲
一眨眼,又是一个月过去了,这场战争的天平开始朝着大乾帝国稍微倾斜了一点。¢萝-拉^小\税? ·耕·辛-最¨哙`
在双方都付出惨重代价后,两国的国境线开始悄悄的朝着南方推进了。
西线那边儿战事依旧胶着,双方你来我往,那几个城池几度易主,谁都没有真正占领下来。
而中线这边儿,斡力布在王家的配合下,拿下了半个山西,现如今这边儿也只有朔州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城池还属于大周,只不过那一座座孤城被攻破,似乎也是迟早的事了。
成绩最好的是东线,在默啜的带领下,在这位齐王殿下的身先士卒下,秦远作为东线大周主帅,也是被打的有些发懵,连连败退。
到了此时,河北全境几乎都在默啜手中,而他的兵锋也己经开始进入山东境内。
此时此刻,大周的情况是真的有些不妙了,如果大乾再拿下山东,那时候大周就该考虑迁都的问题了,否则一旦大乾南下剑指安徽,那他们就是想迁都都有困难了。
前线战事的奏报频频传回双方国都,此时此刻,两国的大臣都是因为战事发展而有不同的心境。
大周这边儿,面对着败报频仍,不少大臣都是唉声叹气,有人暗暗抱怨不该打这一仗,有人暗暗吐槽皇帝色迷心窍,非要娶大乾长公主,也有人开始考虑退路,想着是迁都江宁(后南京),还是杭州。
毕竟如果战局依旧这般发展,北方基本上就别想了,黄河天险拦不住那群大乾蛮子,到时候就只能指望长江天堑了。
这些人大都是求稳的,他们并不是江南世家,只是想着怎么让大周朝廷能维持下去。
当然,还有一些主战派,他们不想迁都也不抱怨,只是一味请战,愿意上前线去拼杀。+p?i?n_g+f,a¢n¢b_o~o.k!.~c_o^m,
对于朝廷里的声音,皇帝充耳不闻,李玄依旧调控着战局,照例上朝处理公务,似乎这些事都和他没什么干系。
皇帝的态度让众人很是不理解,仗都打到这份上了……
皇帝……居然不急?
散班回家后,那个叫做李昭的年轻人,坐在书房里,仔细推敲他白日看的信息。
朝廷三线兵败,虽未大败,但却被大乾步步为营的推进,现如今两省之地己经归了大乾,山西在手,大乾就能威胁到了中原,河北在手他们就能剑指山东。
山东那边儿世家林立,富得流油,只要钱粮在手,大乾面对大周时他们的劣势就会下降,这场拉锯战会打的更加困难。
可是李昭有些不明白,为什么皇帝会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难不成真就自暴自弃了?
他不信!
这个皇帝虽然年轻,虽然有些事做的很出圈,指挥作战的能力不足,但是他的战略眼光和他的手腕都不差,最起码对得起他李家人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