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拼了么(第2页)
梁嘉辉内心震撼,江雪珑的话里还蕴含着消费者心理学,她算的哪里是账面,算的是人心咧!
但还是神色严肃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心:“阿珑,这些都是理论可行,但如果完全让院线来承担第二张票的成本,院线那边可能不会愿意跟我们详谈的。?求?书′帮/ ¨首?发-”
江雪珑站起来:“那就从我们的杂志利润中划出一小部分作为院线的补贴基金,但要提出我们的条件。
若活动带动影院票房环比增长??≥20%??,杂志社按比例追加补贴,比如每超1%,每张票多补0.5港币,激励院线和我们共同推广,避免这件事成了我们杂志社单方面投入。”
梁嘉辉还想说什么,被江雪珑打断:“嘉辉哥,你就大胆去尝试一下,最坏的结果不就是没有这个活动吗,谁也不吃亏。”
梁嘉辉一想是这个道理,于是问了个实际操作的问题:“阿珑我还有一个问题,如何防止杂志被反复认领电影票,以及如何防止院线借买一送一活动虚报数据?”
关于这一点江雪珑早就想过了:“杂志剪角。将兑换过电影票的杂志封底的条码剪下来,当做票根,用以核对数据。两张杂志条码,等于一张免费电影票。
当然,如果这次活动效果好,我们可以跟院线长期合作,提前在杂志上印刷票根,检票时撕掉就好了。这次太仓促,做不到完美。”
但是机会,是不会等你完全做好准备才来的。
……
当院线纷纷在购票大厅贴上“《失业生》买一送一”的海报,江雪珑也在路演的时候向所有在场的观众和媒体介绍了这个活动。
“阿珑,要是我们有西个人,可以免两张票吗?”有观众问。
“当然,西个人,西本杂志,免两张票。”江雪珑回答。
“那我们如果是五个人怎么办?”观众又问。
江雪珑勾起嘴角:“那你们就再去抓一个壮丁咯。”
全场笑了起来。
……
多年以后,很多人还记得那场改变香港人消费习惯的营销革命是怎么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