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纪律性(第3页)
一个年轻小将,有些担忧的开口。
“苏统,你一个小小的亲军副尉。”
“若是禀报军情,必须按照军令汇报。”
“军营之中,称职务,岂容你胡言乱语,下去领五鞭子。”
宁国公脸色冰冷。
苏统脸色发白,但还是咬牙去外面领鞭子了。
此次大战,勋贵老将军们,不仅自己上了。
也带了一些家族中的子弟。
很多勋贵老将军,打了半辈子仗。
没有打仗的时候,就是在家生孩子。
像宁国公这种六七十岁的人了。
孙子都是十六岁左右了。
因为是军三代,十六岁的苏统,首接就是一个九品副都尉,能够管上百号人了。
但他也是经验不足。
其实像苏统这般,有不少。
十五万大军。
能够统兵的武勋将军,多达上百人。
这些将军曾经都是统兵过万的。
但是退下来后,就没怎么统兵了。
如今再度回归,都是被宁国公打乱安排。
然而他们各自有各自的部曲亲兵。
这些部曲亲兵,要么是自己培养的精锐,要么就是族中的亲兵。
一个营帐之中,每个将军的身后,都是站立着几个年轻面孔。
古代人生孩子多,参军的自然也就多。
参军的,很多人是为了混一口饭吃。
而勋贵自然是想要战功。
虽说如今大部分大军己经渡河。
但是。
后续渡河的,都是一些战力较为拉胯的二线部队。
大部分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
这也是为何,苏统满脸担忧的问题。
因为他刚才跟着都尉,校尉们去巡视后方了。
为了争抢渡河,很多人在后方渡口打了起来。
甚至掉在河里淹死的人都有。
可以说是一片混乱。
然而宁国公脸色默然。
虽然后方有很多二流新兵。
然而带军队的,肯定不是新兵将领。
他稳重中军默不作声,也并不是意味着什么都不做。
有些时候,时间会给出答案。
“前军列阵,准备军械物资,农兵营,尽快构建前军营寨,拒马,陷马坑……”
宁国公脸色沉着的开始下达军令。
后方的混乱,仿佛被他遗忘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