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变革(第3页)

“这事儿麻烦你来办,是最合适的。”

“您只要去召集文坛之人来各地任职祭酒山长。”

“这事儿,慢慢就能办起来。”

“至于钱财方面的问题,姥岳丈更不用担心了。”

秦布衣微笑道。

在古代搞全民教育,有些不现实。

蒙学其实也要划分。

一是扫盲蒙学,让普通人大概认识通用字就行了。

然后就是进一步考试分流。

有天赋能力的孩子,继续读书。

开始学习初中高中等学科的知识。

然后一步步筛选。

读不了书的,首接去工行学手艺。

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相结合。

李玄龄并不知道秦布衣的想法。

而且,这个时代求学。

沉没成本太大了。

一本书十两银子不止。

一张纸的价格,就足够普通百姓买一天口粮甚至更多了。

就这读书的耗费,正常百姓哪里负担的起?

李玄龄其实还不清楚。

如今的笔墨纸砚,被秦布衣打到了什么样的价格。

虽说秦布衣在京都售卖的笔墨纸砚都很便宜。

但是李玄龄的身份,又不用去买这些东西。

都是府上下人在管。

丞相府官员属吏众多,多达千人。

他们要处理的事情,大部分都不需要李玄龄亲自去了解。

只是布置重要的事务来统筹。

就拿李玄龄来说。

他身份因为司马雍的缘故,丞相府的权力,其实并不大。

官员千人,不算多。

秦布衣前世的汉朝。

丞相府官吏上万都是常事。

李玄龄这千人,算不得什么。

朝堂自从权力在被秦布衣架空之后。

普通官员做的事情,都是秦布衣安排的。

他们做不做都没什么关系。

最后都会由秦布衣去处理。

而秦布衣正在经营的煤钢复合体制度。

其本质的各种工厂公司,也不是普通官员能够了解的。

李玄龄只知道,大周京都的环境是越来越好,大家的生活似乎过得轻松了一些。

可他也不能从根本上去了解。

李玄龄能够感觉到某些奇怪的变化。

可他的认知,并不清楚工业时代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