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山的安千君 作品

第342章 难怪咱从老四身上看到了故人之姿,不!贱人之姿!(第3页)

竟然已经能怼得太祖爷无招架之力,

林豪,不愧是大才啊!

既能提出施政良策,造福社稷,

还能教授雄辩之术,提高个人能力。

朕也想提高啊,

可奈何朕没机会接触林豪啊!

朱棣却是心中暗自得意,

朕也是回想新记忆,以及复查了林豪的新记录之后,

才突然觉得自己学到了许多林豪的优点,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言辩能力变强了,

即使父皇您现在回洪武朝,就不让儿臣继续接触林豪,

可儿臣这些本事,已经成功领悟,

除非年老失忆,否则根本不用担心丢本事了。

能怼得父皇气急败坏,

这感觉真是舒坦。

但心里的话是不可能说出口的,

朱棣立刻转移话题道,“父皇,当务之急不是处置儿臣的事,”

“而是在保护好林豪的前提下,用好他。”

听到朱棣提正事,朱元璋也收敛怒色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的新记忆里,有他的结局?”

朱棣摇了摇头道,“儿臣没有林豪新结局的新记忆,”

“也不知道是年事已高,还是接触林豪没到位,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的?”

“对于您改变历史的新记忆,总是有一些模糊。”

朱元璋眼露失望,冷声道,“你自己想不来林豪的境况,还提什么用好他?”

朱棣面色一正,解释道,“儿臣想不起来,但是可以‘去伪存真’的思路推断一番。”

话落,

朱由校也是面露诧异,眉头一扬,

这不是朕领悟出来的思路么,

以武力见长的太宗爷,也会了?!

朱元璋一脸狐疑地说道,“你说说看。”

朱棣颔首道,“根据儿臣对记录的分析,您因为觉得林豪的各项革新政策,其他接手的大臣,已经做得很好了,局面能维持住,”

“所以,于是就顺势雪藏了林豪,也就是安排他返乡,保他性命无忧。”

“可是根据儿臣等后世朝代的反馈,洪武朝的解海等革新大政依旧是失败了,各项政策依旧是被废止了,”

“这充分说明,没了林豪的参与,您的革新必然失败,您所做的改变历史的努力必将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