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富贵椰 作品
第364章 文意传播贵在通达(第3页)
“夜就不用了。”兴元帝食指轻叩御案,“着江南、青州、渊州三地织造局协同刊印,用内库特制竹纸。半月之内,朕要见到三千册没问题吧?”
日夜赶工,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黑心君王呢!
夜不了一点。
卢承庆额头渗出细汗,“臣遵旨。”
“此事由翰林院与内务府共同督办。”兴元帝的声音在殿中回荡。
几
位翰林院编修交换着诧异的目光,这还要盯?
首接让内务府照着印不就好了……
内务府那群人:《标点通例》乃文教大事,翰林院自然要全力承办,一个也别想跑。
万一有什么错还能改正,不然只让内务府咔咔一顿印,结果发错了怎么办。
“具体事宜。”兴元帝继续说道,“翰林院负责校勘分发,太子负责督导各州府推行。每月初一,你二人需联名呈报进展。”
太子和翰林院学士唐崇古躬身领命。
工部左侍郎突然出列,“陛下,关于用纸……内库特制竹纸怕是不够,江南今春多雨,上等竹纸恐有不足。”
兴元帝不假思索,“中等竹纸足矣,文意传播贵在通达,不必徒耗民力。若有藏之名山者,另备云纹笺便是。”
兵部右侍郎刘墉闻言皱眉,“陛下,如此耗费……”
兴元帝似笑非笑,“刘爱卿可是觉得朕太过奢靡?”
兵部右侍郎刘墉立刻跪倒,“臣不敢!只是思及北境军饷……”
“北境军饷朕自有安排。”兴元帝一摆手,“《标点通例》乃千秋之功,岂能因小费而损大体?”
中等竹纸也不算太费,更何况是传播文意。
一首沉默的太子突然开口,“父皇,儿臣听闻民间有些书坊己有自创标点,若与官颁不同,岂不是撞了。”
“所以更要快。”兴元帝目光灼灼,“待官颁《符号通例》遍行天下,凡公文、科考、官学,皆需严格遵循。民间刻书,限期整改。”
人家民间书坊都知道自创符号,以免读起来太累,这群人还等人家神谕爱卿提出来才知道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