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刘备的抉择(第3页)

主公虽因守道而受挟,使基业难以速定,但能坚持初心,如古鼎之藏玉,虽蒙尘垢而精光不泯,终俟识者之鉴。

于后世而言,乃圣君仁主之道。

然其唯知主公乃自肺腑而护初心,从骨髓以全令名也。

却不知此事刘备己与最初大不一样。

在刘备看来:

若毁吾名而能使三军无伤、百姓无虞、天下大定,此名又何足惜哉?

此乃至今为止,法正与刘备于斯事认知中唯一之别也。

正点头道:“如此,主公可是选择第一条路?”

“不错!”

刘备目露坚毅之光,朗声道:"即刻整饬三军,南下挥师雒城,剑指成都!"

正这时,甘宁抱拳道:“主公,往雒城两条路可走,若走北山大道,首取雒城东门,若走南山小路绕行,可攻打雒城西门。我们大军走哪条路?”

刘备心念一动,立刻想到临行前阿斗的告诫。

他拿出了诸葛亮绘制的蜀中地图。

详细查看。

忆前世攻雒城之时,我自率大军行于大道,士元率精骑走于小径,为安其心,更以的卢相借。

不意其经落凤坡时,竟中伏箭而殁。

徒损良才,痛心不己也。

未料今日,又临此等决断。

前世之殇,今生断不可重蹈覆辙。

于是下令:“传我将令,全军整备,皆走大路!”

“等等!”

法正却忽然阻止道:“主公不可!”

“为何?”

“曹操非池中之物,闻我军南下,必于要冲设伏。吾等大军若速行径此,恐中其诡计也。”

刘备一怔,脱口说出一句冒失之言:“怎么,大路也有埋伏?”

法正面露困惑,好像在说:“大路怎么就不能有埋伏?”

但未等法正出口,刘备心中猛然一凛。

前世刘璋为益州之主,乃以张任设伏小路。

可今生却大不一样啊,曹操几乎控制了整个益州。

若他设伏,还会只于小路设伏?

不对,他会在大路小路都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