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楚王的“传达室”(第2页)
尤其是他们知道了楚王殿下特别喜欢百家杂学、机巧之术后,更是没有理由拒绝送上门的好事。
郑宝麟推荐了自己的族侄郑和棠。
小郑是荥阳郑氏子弟中的异类,对儒家那套没什么兴趣,进入国子监不想当官,一心专修算学。¨比?奇-中¨闻·蛧/ !追!嶵*欣^蟑.截¨
后来被郑氏硬塞进了太史监,跟着李淳风搞历法,不到一年便因为经常质疑上官的业务水平,被发配到了荆州都督府做了个书吏。
身为荥阳郑氏子弟,小郑能把自己的官身混没了,绝对算是个奇葩。
李宽不知道郑和棠的算学是什么水平,但小郑这种一心搞学术的态度却很符合他的要求。
裴良佐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小舅子,出身扬州本地豪族的周寒,一个是他在国子监的好友殷坤明。
据裴良佐说,周家和武士彟的原配夫人相里氏有些关系,周家靠家传的营造技术起家,但在隋末乱世中家道中落,人丁凋零,如今周寒主要靠祖辈留下来的一个小船厂生活。
衣食无忧却没有进身之阶。
殷坤明寒门出身,靠科举明算科勉强进入国子监学习,之后去了襄州作记事,记事不带参军,就跟参谋不带长一样,就是个文书,加上没背景,注定没啥前途。
许敬宗、杜楚客、张淳茂、祁承宗、上官南等人也给李宽推荐了人选,连林昌和都厚着脸皮,把自己刚满十七的独子林庆之送到了别院。
李宽发现他们推荐的这些人里,绝大部分都是士族大家和地方豪族出身,最次的也像是殷坤明和林庆之这种寒门出身,普通人家出身的一个都没有。
寒门可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寒门”,寒门指得可是衰落的士族,往上数几代,那至少也是地方上能呼风唤雨的存在。
虽然裴良佐他们推荐人选的时候秉持的依旧是任人唯亲,把自己的亲戚朋友推荐过来,不会把好事让给不相干的人,
但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李老二说的那句“天下英才尽入吾彀”是不折不扣的吹牛逼。
普通人的上升渠道都被堵死了,李老二还傻乐呵。
李宽真不知道说他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