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楚王太黑了!
牛马钱粮土地不算什么,他们王氏盘踞江南富庶之地几百年,别说一千多头牛马两百亩地加七万五千贯铜钱,就是再翻八倍十倍他们也拿得出来。?8+1!k*a~n*s!h′u+.·c¨o·m^
可那一千五百户人口和五百个读书人,绝对是狮子大开口!
世家豪族强大的根基是什么?
不是钱财土地,而是手里的大批人口!
有了足够的人口,他们才可以掌控地方的土地、财富、资源和话语权,才可以支撑起他们在民间和朝堂上的威望,才可以通过联姻等利益捆绑,与其他世家豪族形成稳固的利益联盟,才可以让皇帝忌惮,才有超然的地位!
散装的琅琊王氏仍然能位居五姓七望之一,便是因为他们虽然是拼凑起来的,但是几大分支手中仍旧掌握着海量的人口资源,源源不断的有人才走上仕途,保证他们在朝堂上的存在,以及在江南道的稳固地位。
一千五百户,往少了算也有五六千人,往多了算,一万都打不住。
失去这么多人口,琅琊王氏在江南道立刻会丧失相当的影响力。
楚王要的五百读书人,在王龟年看来,更是要首接掘了他们王氏的根!
读书人是什么?
那是大唐真正的稀缺资源!
一个能识字会记账的读书人,放到偏远点的州县,是可以首接进入官府当值的!
就算是在江南、关中这等富庶之地,只要是有背景,稍微有些学识的读书人,经过保举、行卷之类的运作,入仕途不要太容易!
你知道培养一个出师的读书人需要砸多少资源吗?
还特么五百个,张口就来!
有这五百读书人,我们琅琊王氏能运作出多少官员,掌握多少资源和话语权,你知道吗?
最不济,有这些人在手里,还能在地方上做生意、办私塾、管理产业,保家族兴旺发达呢!
当然,以他们琅琊王氏的底蕴,这些人不是拿不出来。?精-武+晓*说¨网\ ·追!嶵′欣_章*劫,
问题是在潭州搞事被抓现行的是他们王氏本家的王培基,王培城不过是刚认祖归宗的小旁支,在潭州的私兵也是他们这一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