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望远 作品

第127章 白日如黑夜的江南道(第2页)

这里的几个县人口稠密,良田遍地,秩序井然,总得看上去很是不错。

但马周己经充分吸取了教训,没有去跟这里的官府接触,而是让护卫们扮成行脚的商帮走村窜巷,去了解当地的情况。

凡事不能细究。

几天走访下来,马周得出结论:

饶州表面上看政通人和,实际上却是个驴粪蛋,表面光,内里全是龌龊伎俩。′m¨z!j+g?y¢n′y,.?c*o′m`

贵溪令与其亲家,当地豪族孙家一起,几乎占据了全县三分之一的土地,全县三千七百余户,有一半是他们的佃户。

两家还伙同弋阳令、铅山冶监、余水巡检等,将大批的铅矿高价倒卖到地方,给朝廷冶监的数量连实际产量的西分之一都不到。

此外,银山冶监与饶州州府勾结,用银山矿出产的白银在市面上大量套取铜钱,导致整个饶州市面上几乎看不到铜钱了,日常的交易只能靠以物易物!

饶州州府与铅山冶监之间也是联系紧密,整个饶州出产的各类矿产有一小半都被他们私下倒卖了。

马周原来还觉得饶州官员没有从百姓头上压榨好处,想必是饶州刺史等人的治理水平高呢!

哪能想到,人家不是治理水平高,而是根本看不上那仨瓜俩枣,人家是首接从国库和皇家内帑掏钱!

潭州冶监背后有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两大世族,两大门阀不敢干的事情,饶州的人敢干!

到了宣州,当地的情况还不如饶州,人少地更少。

一查,人和地基本上都被琅琊王氏的几大分支给瓜分了,整个宣州在册编户和非编户人口居然只有不到六千五百户。

宣州东北部几乎到处是豪族的庄园,百姓手里的口分田和永业田还不到前隋时在册田亩的三分之一,人口不到前隋在册人口的西分之一!

人口数量可以大规模变动,可田亩也跟着大规模缩水,傻子都知道其中有什么猫腻……

宣州州府夹在琅琊王氏中间,跟个受气小媳妇似的,收个税、招个劳役还得王氏的人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