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望远 作品

第232章 皇帝努力刷出的存在感(第3页)

大唐有十道,但“道”只是个监察区域的划分,与行政无关。

大唐对地方采取的还是老旧的郡县治理方式。

这种方式不能说不好,至少对现阶段的大唐是够用的。

但这种管理方式有个大坑,那就是极其依赖地方势力的协助。

皇权不下县,不是说说而己。

地方豪族能继续存在,便是因为中枢的管理能力不足。

李宽有心提醒一下老头子,但他现在的身份本来就很尴尬,实力也有限,说什么都没用。

思来想去,他给老头子去了一封电报,让老头子在其他地方刷存在感,暂时别去动地方的利益。

李宽给老头子的建议是动军制和税制。

这两方面比较容易出成果,尤其是在老头子刚灭掉吐谷浑,军威正盛的时候,很多事情比较好办。

李世民见二小子突然不跳了,有些意外。

他觉得以李宽的胃口,再吃下鄂州、江州、衡州的问题不大。

可他没想到二小子居然不动了!

以李世民对李宽的了解,李宽不想做的事,赶鸭子上架没有用。

他又去咨询了一下太上皇和几个心腹。

几人都觉得分划山南和江南的事情不靠谱,没有实际的作用,不如趁着世家门阀暂时熄火,去动一下其他方面的东西。

太上皇建议的是稍微改动一下军制,增加边军的数量,内地的府兵够用就好。

大唐下一步肯定是要进入西域的,山高路远,频繁的从内陆调兵不现实。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建议动一下盐铁税。

大唐立国以来,对盐铁的管理基本上处在失控状态。

之前是东突厥在头上压着,朝廷不好因为盐铁的问题搞得内部不稳,干掉颉利之后,朝廷又开始休养生息,也不好动盐铁税。

如今的情况大不同,大唐整体向好,内外环境稳定,是时候加强一下朝廷的对地方的管控了。

李世民觉得双方说的都挺有道理。

他是个成年人,不需要做选择,他全都要。

没办法,实力到了,自然就豪横起来了。

才几天时间,南方区划的事情没人提了,继而是朝堂上因为盐铁税的问题吵翻了天。

李世民浑水摸鱼,趁着朝堂上沸反盈天,悄摸摸的把西海都护府的事情定了下来。

西海都护府除了辖制吐谷浑故地,还管辖着玉门附近的区域。

李世民很不客气的在这块区域中建立了西海都护府边军的编制。

同时,他也放出风,要对内陆的统军府进行一些调整,试探各方的态度。

李承乾一首在给李宽通风报信,不过李宽对老头子的所有行动都没当回事。

他忙着成亲呢,哪有功夫搭理长安李老二?

李老二又不是小娃子,他李宽也不是大唐皇帝,朝堂上如何,关他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