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永安乡皮货市(第2页)
外婆端来养胃的小米粥和小咸菜,数落着外公和二舅俩人,昨晚上一首喝到半夜,父亲到现在还没醒。
王长乐深有体会,外公一家子太能喝了,全都是海量,就连不怎么不说话的大舅也是,一碗一碗下肚脸色都不变。
听说大外甥猎了火狐皮子,准备拿去乡上卖,二舅上赶着跟上一起。
“长乐,这皮子好啊,摸起来顺滑,乡上贵妇们肯定喜欢。·0+0¢暁_税-枉- _已_发-布_醉,歆-蟑.结~”
乡上,贵妇,这两个词搭吗?
二舅笑着解释,永安乡是大乡,基本上算是个缩小版的县城,光是乡上就住了五百多户人家,接近三千人,而且永安乡附近全都是上好的水田,吸引了好多秀才举人定居于此,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高门大户。
据二舅所说,乡上中心地界儿有十几户大宅子,他每次去送衣裳,都得有人领着,否则进去就出不来了。
原来如此,王长乐点点头。
水田和旱田差距极大,怀安乡那两千亩基本上都是中等旱田,亩产量在八十公斤左右,而永安乡的水田亩产量在二百二十公斤,几乎是三倍的差距,难怪会形成三千人的大乡,更别提永安乡周围十几个村子了,算得上是清兰县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这么看来,母亲对父亲绝对是真爱,妥妥的下嫁,任劳任怨。
二舅领着七扭八绕,穿过好几个胡同,又远远瞧见一片高门大户的大宅子,总算到了永安乡集市。
初一到初五,县城里会闭市,可乡下没这么多讲究,初三便开了,毕竟得吃饭不是,就是规模小了点。
王长乐一眼望过去,人头攒动,这还叫小规模啊?
进入集市,小摊小贩们面前摆的都是年节剩下的物资,比如糕点、酒、祭祀用品之类的,日常农具和粮食很少。
二舅轻车熟路,领着进了皮货市,找了个人流量大的地方,摊开布包,摆上火狐皮子,盘腿坐下,等待有缘人。
二舅本想着带王长乐去贵人家里卖皮子,可惜昨天被贵人家小公子奚落了一番,门头儿今天估计是不会让他进去了,只好在这儿摆摊,看看能否遇到其他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