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城门口告示,山东的三件大事(第2页)
没人敢不耐烦,催衙役和税卡别逼逼赖赖,赶紧给自己放行,那不纯纯找罪受么。
王长乐越过几人,望向长长的队伍,见好多读书人打扮模样,老的小的都有,问道:
“童试快开始了吧?”
那个识字的税卡站了出来,指着城门口贴的告示说道:
“回王大人的话,后儿个就是童试了,这两天清兰县十里八乡的童生们都来了。^小·税?C!m!s_ *追^蕞/歆¢蟑′劫~”
王长乐最近一个月跟着曹村正识了些字,告示上十个字倒有七个认识的,勉强能看懂。
一共说了三件事,第一件便是最重要的三月童试。
在大秦皇朝,童试是科举的入门考试,考中者可成为秀才也就是生员,有免徭役,以及见官不跪的特权,童试分为县试和府试两个阶段,每年三月份开考。
县试自然是在本县的县学里考,由县令主持,共考五场,每场一天,不提供住宿和饭食,全都自己准备,本县考生一般回家住,外县考生便只能备好银子租住客栈或借宿亲戚家,家里穷的就只能睡大通铺,没钱的话睡墙根儿地下,睡庙里。
县试考完五到七天放榜,通过的人便可以去所属的州府,参加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共考三场,每场一天,依旧不提供住宿饭食,自己想办法。
州府里物价那就高了,大部分童生都挤在大通铺里,考完五到七天出榜,府试通过,中榜者便是大名鼎鼎的秀才!
每年的三月西月,县城和州府都会上演各种各样的大戏,考前烧香拜圣人,考试中号舍漏雨,考生试卷被污,跪求换纸,富家子弟贿赂监考人员,考后落榜者撕书泄愤,中榜者骑马游街,千奇百怪,可谓是有人欢喜疯癫,有人当场晕倒,还有屡试不中的老童生痛哭。
考中秀才等于改命,可童试通过率只有两成,八成的人这辈子都卡在这一关。
王长乐想到自家二伯了,考了西次,次次落榜,不知他这时候是在队伍里排队,还是在县城大通铺住着,不对,以二伯的难伺候劲儿,多半是找了个上档次的客栈呢,也不知这一次他能不能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