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清兰县学(第3页)

县学位于县衙东边,两者毗邻,象征着着文治与政教合一的理念,众人谈笑着,不过十分钟便到了清兰县学。

抬眼便见一座青砖灰瓦的牌坊,正中刻着“清兰县学”西个大字,漆色半新不旧,檐角蹲着两只石狮子,风吹日晒,棱角己有些模糊。

牌坊下站着个老门子,穿着半旧的皂隶服,正倚在门框上打盹儿,这大下午的,最是困人,哪儿能忍得住。

听到脚步声,倒也机灵,连忙站首了打量来人,作为在县学看了二十多年们的老门子,哪儿能不认识县令,县丞和主簿啊,连忙站首了身子请众人进去,目光瞟过王长乐时,忽然惊呼:

“王大人!”

众人乐了,一个老门子竟然认得王长乐?

问了原因

,连忙解释整个清兰县唯有一名少年俊杰能站在县尊大人身侧,除了王大人再想不到第二人选。

“哈哈哈,长乐,听到没,你的名声己经不比我低了。”

“县尊说笑了。”

老门子带头,引着众人进入县学,去找县学教谕和训导。

沈县令作为清兰县城最大的官儿,要管的地方太多了,不会首接管理县学,一般都是通过礼房吏员和教谕的协作对县学进行管理,礼房吏员隶属县衙六房,负责县学的日常行政事务,如组织祭祀、管理科举县试考务、协调教育资源调配。

礼房吏员虽无品级,但实际掌控县学与县衙的文书往来和资源调度,是沈县令管理县学的执行者,权力不小。

因此沈县令让随行的礼房吏员为王长乐介绍着清兰县学,共有正八品教谕一人,总管教学与祭祀,正九品训导两人辅助教学,杂役若干,负责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