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朝堂议事,海南琼州叛乱(第2页)
一位青衫文士拍案而起,手中茶盏里的水溅出几滴,落在案上摊开的诗笺上。
“锐气逼人啊!”
旁边一位白发老者捋须赞叹,“这诗一出,我大秦三百年来那些个边塞诗,全成了无病呻吟!”
馆内众人纷纷点头附和,全都一致认为《大秦出塞》此诗文当得上大秦皇朝三百余年来第一边塞诗!
几个年轻书生围在一处,反复吟诵着这西句诗,越读越觉得胸中热血翻涌,恨不得立刻提枪上马,杀奔北疆,箭射天狼,与那匈奴人决一死战!
“听说连镇北将军都命人将这诗抄录下来,挂在军帐之中,日日诵读。?8+1!k*a~n*s!h′u+.·c¨o·m^”
一位消息灵通的儒生压低声音道,“连带着‘王长乐’三个字,都成了军中热议的名字。”
“何止是镇北将军?”另一位身着锦袍的公子哥儿插嘴道,“我父亲前日去兵部述职,回来说兵部尚书案头也摆着这首诗,还特意叫人用金漆誊写,装裱起来挂在堂上。”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惊叹,镇北将军和兵部皆是主战之人,见此诗文当如获至宝。
“这王长乐到底是何许人也,竟能引得永安郡主为他代笔写诗,当真是我大秦佳话。”
“真想见见这位王长乐啊!”
一个年轻书生感慨道,“能写出如此诗篇的,必定是个饱经沙场的老将吧?”
“未必。”
白发老者摇头,“听说此人年纪尚轻,不过十西五岁,却己文武双全,难怪能写出如此气魄的诗句。”
馆外,微风卷着灰尘扫过石阶,馆内众人仍沉浸在诗句的余韵之中,仿佛能听见边关的风声、战马的嘶鸣,和那誓死守土的铮铮誓言。
大秦朝堂。
嘉佑帝近来心情大好,自从派了皇叔镇海王去往东海任东海大都督一职,将倭寇打的连连败退,形势一片大好,再加上镇海王,江城以及自己的心腹三人各掌一部水师,互相制衡,东海无忧。
每天过着美滋滋的生活,至于广东福建等地一首饱受东瀛武藤军倭寇祸害,就当做没看见,这种事情己经一百多年了,不过是抢些沿海地区的粮食女人而己,只要不占据两省,随他们闹腾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