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王长乐的布局(第2页)
王长乐想了想又道:“县尊,乡正,其实价格还可以往下压一压,我用的是最好的木材和铜铁材料,木匠铁匠的工钱也是市价的两倍,若是由官府出面,价格或可压到十五两。”
“十五两...”
沈县令喃喃自语,仍是觉得价格有点高了,心中盘算着清兰县一年税粮折银、商税等约有五千两,大部分需上缴朝廷,留存比例仅西成。/卡?卡~小^税?惘` ?已_发?布`最_辛\蟑-踕_
可自主支配的存留银通常仅两千两一年,再支付官吏俸禄,驿站,县学,修缮等开支,实际能挪用的不足八百两。
就算是全投入至这翻转水车上,也仅能制造五十多个,平均分到每个村子,还不到一个!
或许能找知府大人或者刺史大人拨点钱?沈县令摇了摇头,不可行啊,朝廷没钱,刺史大人更没钱,连登莱水师的军费都是缩紧了裤腰带才挤出来的,哪里有钱让自己造什么翻转水车...
可天大的功劳放在面前,能挣献策不能摘桃子,沈县令心里这个急啊,自己县没钱,别的县肯定也挤不出钱来,若是自己能咬咬牙将水车这事儿办妥,增加田赋,来年任期考核必然还能再上一等!
只是出门着急,没带上师爷,不然可以咨询师爷的意见,想了想,沈县令委婉的问了王长乐:
“长乐啊,此物确实精妙,只是造价...若要在全县推广,恐怕一时难以筹措足够的银钱,你既造出此物,想必对其中关节最是清楚,可有什么良策?”
洛时安会意,连忙接话:“县尊的意思是,这水车虽好,但若造价太高,恐怕难以惠及全县百姓。长乐,你既精通此道,可有什么变通之法?比如...”
两人虽然含蓄,意思却很明显了,在水车材料上做文章,十五两还是太贵了,既要省钱,又要保住政绩。
王长乐心中己有想法,上下两策,便先提及下策,“其实...倒真有个法子。”
“哦?”沈县令身子微微前倾,洛时安竖起耳朵。
“这水车最费钱的就是铜铁齿轮和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