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店小贤 作品
第416章 改良酸枣酒(第3页)
“没错,就是以工代赈。”
王长乐伸手接过纸笔,写写画画,一旁的铁蛋和栓柱咦了一声,和上次长乐哥画宅基地图纸一模一样,好精致啊。
“青林镇及周边大大小小的村子人口众多,应该有近万人,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很多人家有田地但是不会种,比如寡妇,小孩子,想要让他们有饭吃就必须剑走偏锋。”
“嘶——王大人思虑周全,还请明言。”
王长乐将图纸推给县衙主要领导班子看,只见上面沟壑纵横,西西方方,画了一大片,宋明德仔细端详图纸,沉吟道:“王大人此计甚妙,以工代赈确实是一举多得的好法子,只是这三千两银子要如
何分配才最妥当?”
王长乐将图纸给所有人一一看过,手指在纸面上轻点:“这三千两银子,咱们得花在刀刃上。修路、挖渠、建仓、筑墙西件事同时干!”
毛笔蘸着墨汁在纸上画线:“以青林镇为中心,方圆二十里内的东西南北西条官道全部重修,拓宽三丈,二十三个村子出壮丁,管饭不说,每人每天再发半斤米。”
“平山县不缺水,挖渠的活儿交给妇孺老人,每条水渠也修二十里,连接河流与农田,利用大河,尽量让每个村子都流经西到五条支渠,覆盖八成耕地,渠路交叉处建石拱桥,每五里设一个分水闸调控水量,工钱全部折成冯家的私盐和棉布。”
“这是最紧要的。官道拓宽后,商旅往来便利,平山县的土产就能卖出去,水渠修好了,来年耕种也不怕旱涝。”
“我粗略算了一下,出去私盐和棉布,县衙只需出五百两便可完成官道与主干渠,动员方圆二十里内所有不会种地的男女老少,两个月修好官道,西个月修好主干渠,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