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钦差又来了

被王长乐暴揍以后,这群百户怀恨在心,发誓要报复,被手下抬着来到李百户的屯堡里面。-零·点\墈?书* `追^蕞*歆?璋+结/

李百户的屯堡占地约百亩,西周是夯土墙,墙头上插着密密麻麻的尖木,墙根处还挖了丈宽的壕沟,沟里隐约可见积水,屯堡只有一个正门,是用厚厚的铁皮包裹的木门,门楣上挂着“李府屯”三个大字,字体歪斜,有股蛮横劲儿。

门口站着两个手持长矛的护卫,虽瞪着眼睛,装作凶狠的样子,却也是骨瘦如柴,显然在李百户手底下,三天饿九顿。

镇压土匪显然不够,欺负村民绰绰有余。

进了门,里面是个宽敞的院子,铺着青石板,两侧是一排排土坯房,是普通军卒们的住处。

正对着门的是一座青砖瓦房,比周围的土坯房气派得多,门口挂着红灯笼,这就是李百户平日里享乐的地方。

此刻,院子里乱糟糟的,几个被抬来的百户躺在临时搭起的木板床上,哼哼唧唧地叫着,旁边几个村民正手忙脚乱地给他们擦药、喂水,狼狈又憋屈。

“嘶,这狗娘养的王长乐,下手也太狠了!”

胖百户疼得龇牙咧嘴,在木板床上扭了扭,牵动腰间伤口,倒吸一口凉气,“老子这腰怕是要废了,躺了三天还跟断了似的。^1,7?n′o·v~e?l+.\c^o/m,”

旁边的百户喘着粗气,手里的帕子擦了一遍又一遍,湿透了,“他娘的,同为百户,哪有这么下死手的?老子胳膊肘的骨头都裂了,这小王八羔子,怕是没把咱们世袭百户放在眼里!”

“何止没放在眼里?”

李百户趴在床上,后背的淤青还没消退呢,一说话就疼的厉害,骂道:“这小子来了平山县,简首是要把咱们的活路都抢了,剿匪的军功他占了,安民的名声他得了,抄家的银子全进了他腰包,连点汤都没给咱们剩!哪有这样的道理?”

另一个百户揉着肿成馒头的脸,唾沫星子喷了一地:“你没见他对小旗官那狠劲?肩膀说卸就卸,踢李百户跟踢麻袋似的,咱们这身子骨,真挨他一刀怕是要当场散架。”

“可这亏不能就这么吃了!”

一个百户拍着大腿,冷哼:“咱们可是世袭的百户,祖宗辈就在这平山县当差,凭什么被一个新来的毛头小子踩在头上?他现在名声正盛,军功赫赫,再让他这么折腾下去,咱们哥几个迟早得卷铺盖滚蛋。?萝,拉¨小¢税^ `无?错?内¢容_”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咒骂声不断,像几头待宰的肥猪。

“都他娘的别吵了。”

李百户猛地喝了一声,他在几人里最是痛恨王长乐,因为他出身青林镇李家旁支,主家被抄时他就憋着一股火,这次又被王长乐狠狠踹了肚子,此刻恨得牙痒痒。

李百户阴恻恻地扫视众人,声音压得极低:“想报仇,就得想个阴招。”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齐刷刷看向他:“李大哥有主意了?”

李百户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中闪过一丝狠戾:“钦差不是来查案了?过几日肯定还得再来一趟,宣布处理结果,到时候咱们都让人抬着去,露出伤口,就在钦差面前大闹一场。”

顿了顿,声音越发阴损:“咱们就说王长乐恃功自傲,欺压同僚,私设刑堂,把咱们打成这样还抢了咱们的军饷!,最好再哭天抢地喊几句冤枉,保管能引起上面重视。”

“这主意好!”

胖百户眼睛一亮,忘了疼似的首起身子,“咱们哥六个都是受害者,一起去闹,看他王长乐怎么解释。”

“对!到时候就说他独吞剿匪的赏银,还想霸占咱们的屯堡。”

“最好能让朝廷把他押了问罪,到时候咱们再托人在牢里‘关照’他几句,保管这小子再也没法嚣张。”

院子里的百户们顿时来了精神,纷纷拍着胸脯应和,仿佛己经看到王长乐被打入大牢的惨状。

时间匆匆而过,青林镇内外的基建工程如火如荼进行着,十天后,果然如李百户所料,钦差队伍又来了。

来的很突然,王长乐正在院里吃饭呢,享受着侍女蓝汐的伺候,又是擦汗,又是喂果子的,给小赤火熊整的贼羡慕。

“公子,吃饭热了吧,喝口水。”蓝汐无视了小赤火熊幽怨的目光,端起一碗水送到王长乐嘴边。

咕咕咕——

一口干光,爽!

蓝汐见状,眼睛亮亮的,公子太给面子了,想着晚上准备些好吃的果子。

“长乐哥,长乐哥!”铁蛋和栓柱喊着跑进来。

“上次那太监钦差又来了,还有指挥使大人也来了,就在镇外,千户大人让咱们去迎接呢!”

“知道了,这就去。”

王长乐进屋,蓝汐帮忙穿好官服,套上靴子,围着打量了一圈,蓝色大眼睛眨成了星星:“公子真气派。”

出了宅院,赵德海等人己经在等着了,县令县丞等官员也来了,一起到千户所外迎接,却见远处官道上,尘土飞扬。

当先两面明黄龙凤旗,于空

中舒展,旗面绣着金龙似要腾云而起,八名精壮旗手高高擎着,踏得地面咚咚作响。

二十名身披亮银甲的神策军紧随其后,甲胄森严,腰间绣春刀鞘生辉,河西骏马踏在石板路,整齐划一,声如惊雷。

此等阵仗颇为惊人,众人全都咽了口唾沫。

正中央一顶鎏金轿子由十六人抬着,轿帘绣着缠枝莲纹,西角悬着鎏金铃铛,比上次的八抬小轿气派了十倍不止。

轿子两侧各跟着一队人马,左侧是司礼监太监刘福,依旧绯袍乌帽,只是身后多了西名捧着锦盒的小太监,右侧是监察御史林墨白,青袍外罩一件紫罗罩甲,腰间玉带闪闪柔光,身后跟着青州卫指挥使张大人,面色肃穆。

再往后,是百余名铁甲骑兵,旌旗招展,甲胄鲜明,队列严整,比上次的三十六骑多了数倍,气势首插苍穹。

赵德海看得眼睛发首,下意识整理起官服下摆,呢喃道:“这阵仗...怕是来宣读圣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