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谊 作品

34.话本先生的路演(二)

张行愿嘱咐了八都几句,提着壶花茶又备了些糕点,义无反顾地往摄政府走去。

她这么干没有必要的理由,纯粹是想给摄政添乱,就像摄政忽然跑来给她添堵一样,种瓜得瓜,她得还给他。

再是,她好奇,她的佛爷老公怎么会在这时候上摄政府?她当然可以等到晚上再问个明白,可她等不到那个时候,她现在就想知道。

在处理好奇这件事上,她是个急性子。

摄政府她从前也不是没有去过,上一次去是为衣茉。一想起这事又绕不开皎双,她骤然惊觉,来到这里所经历的每一件关键又致命的事,都有皎双相随相伴。

原来,他早早就和她生死相依。

他早已经渗透到她的人生里,在她还没回过神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她的生命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

这一回不必闯宵禁,她大摇大摆地走在富人区,不时有贵族人家的豪华车马从她的身旁经过,车夫冷淡地瞅了她一眼,便策马从她的身侧丝滑地离去。

张行愿在摄政府的石狮后逗留了片刻,那晚她和皎双便是在此偷得一瞬的喘息,那晚她一掌心一掌心地淌着惊汗,他丝毫也没有嫌弃,抓起她的手直往他的衣袍上抹。

怕她尴尬,他甚至都不看她,替她擦干了手又重新将她握住,他知道她害怕,知道她紧张。他的体贴总是悄无声息。

她感慨万分,稳了稳心神,她即将要堂堂正正地走进敌人的巢穴。

一想起衣茉,对莲镶则的恨意就涌上心头。

她在门前等了些时候,进去通报的奴仆才耷拉着脸返回来,也不言语,对她招了招手,张行愿便识趣地跟上。

这是她第一次走进摄政府,颇有种刘姥姥逛大观园的即时感。

别看莲镶则平日出门总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若论排场,还是他最会讲,若论气派,还是他最会装。

与支府不一样,摄政府并不悬挂什么五色经幡,那高耸入云的听风柱,让人扬起头颅也望不到顶,高伟峻拔,与天相接,张行愿想在上面升国旗,让莲镶则见识见识真正的中华儿女。

如果可以,她愿意带他唱响国歌,让他对百姓和国土重燃关怀和热爱。让他不再为了弄权而丧心病狂,让他对人权、政权和神权都充满敬畏。

听风柱上刻满了梵语和巴利语的经文,据说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便是用巴利语弘法。

金漆为经文着色,让一柱经文日日夜夜闪着金光,从大地升到苍空,这一柱经文耀眼而不刺目,璀璨而不炫丽,时时刻刻用最饱满的精神镇压着邪崇和欲望。

两道云龙石梯与听风柱相对,通往庄严而瑰丽的正殿,莲镶则若要接待贵客,便是在此。

像张行愿这样的身份,自是不配进入正殿的,可她还是忍不住惊呼——去他的紫禁城!

莲镶则怎么敢,把自己的府邸搞成这个气派,这是帝王才能享用的建筑规格,他是真拿自己当隐性法王了。

胆子真的太大了!是真不把她的皎双放在眼里!

张行愿咬咬牙忍下了这口气,她很想在听风柱下停留片刻,却被奴仆催促着朝一侧走。

像她这种身份,只能弯弯绕绕走些小道。

话又说回来,莲镶则是个白色控,平日酷爱装以素白,他的宅邸亦妆以玉白。许是错觉,张行愿穿行于当中时总觉得自己进入了法王的奢摩宫。

不,大概连法王的奢摩宫,也及不上摄政的摄政府这般清新雅致。白色铃兰和白色桔梗满院满院地盛放,花香在风中蔓开,花就来到了身旁。

张行愿不得不承认,莲镶则是蛮有花品的,但就是人品不行。他选女人的眼光也很独到,可他从不善待那些被他选中的情人。

衣茉,是否也曾在此赏过花?

张行愿怀念故人,下意识抬起了手,想触摸那铃兰,听得奴仆厉声喝止,便及时把手缩了回去。

书房里的谈话声戛然而止,法王随着呵斥声走到院落,一眼便瞧见铃兰花下的张行愿。

莲镶则紧随而至,唤过那奴仆问明情况,奴仆带着邀功的心情忠心耿耿地解释了一番,换来莲镶则一个意味不明的责备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