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 34 章

再着急赶集,也得先把货卖完。免得下午来赶集的人回家了,剩下的货卖不出去可就麻烦了。

月荷一行人到了集市中心的十字路,正是热闹的时候人潮涌动推推挤挤。

他们过了很久,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块巴掌大的地方。

周围满是叫卖的声音,一个卖菜的婶子看着突然冒出来的几个生人,爽朗大笑,“嫩皮姑娘小子们,来卖货的可不能像在家里一样,羞答答地躲在娘老子屁股后面!哈哈!你们得吆喝起来!”

月荷被调侃得脸红不自在真躲到柳大虎后头去了,让她细声细语和人有商有量还行,但是让她站在人群里吆喝,她还真挺难为情

月荷干不了,陈业更干不了。

你让他闷头打猎下地干活还行,你让他往人群里叫卖,只怕人家看见他这个大体格子,黑着一张脸,还以为他准备和人干仗,早跑得远远的了。

至于我们憨憨傻傻的小哥,他不会羞羞脸但……啥是吆喝?

唯一有经验的铁蛋,自然当仁不让为了自家货站出来了。

虽然铁蛋在家经常被何春花追着打,但人家也是个有本事的人咧!

他把背篓篮子往人前一放,拍拍胸脯道,“放心吧,看我的!以前我和爹娘来卖货,那都是我帮他们吆喝的!”

铁蛋清清嗓子,往人群一站,“卖背篓咯~~~卖背篓卖背篓!卖篮子咯~~~卖篮子卖篮子!家传手艺的背篓篮子咯!!!快来瞧一瞧,看一看!!!白看不要钱,买了不亏钱!一背一篮,传三代咯~~~快来看一看瞧一瞧!”

叫卖声跌宕起伏,一会拖着嗓子喊,一会高声往下掉,还把自己的背篓篮子夸得能传三代。

卖菜的婶子看得乐呵,“哈哈哈!小兄弟还真有意思!叫几声比得上唱曲的了!”

“那是当然!我娘从小就抱着我来镇里卖货,别看我年纪小,我懂的可多了!”

还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村里成天被何婶子追着骂,到了镇上卖货倒还挺有点本事。

现在人流量大正是热闹的时候,铁蛋又卖力吆喝着,到了后面大虎也傻呵呵来几句,“卖背篓咯!卖篮子咯!大大的背篓!小小的篮子!快来看看我们的背篓篮子!”

稀奇古怪的宣传方式,还真让他们招来了客人,最后几个背篓篮子,分别以12文钱一个,10文钱一个,8文钱一个,两个篮子共10文钱卖出来。

也不错了。

南方盛产竹子,山林野外遍布是郁郁葱葱翠绿的野竹子,大大小小的背篓篮子筐,价格普遍在5-10文。除非手艺确实是不错、编的更大背的更多的背篓筐子,还能有点价。

铁蛋拿着到手的铜板,加上卖鸡蛋的钱!数了数,快一百来文咧!!!

铁蛋走起路都阔气了,“走!大虎!我请你吃肉包子去!”

大虎也很傲娇的!撅着嘴哼哼!,“我才不用你请呢!妹妹给我钱了!你娘给你10个铜板!我妹妹给我更多!一个铜板、两个铜板、三个铜板……”

月荷见着她小哥低着头,慢慢数着手里的铜板,哭笑不得插了嘴,“一共15个铜板。”

“对!妹妹给了15个铜板!”

“!月荷姐对你可真好!!!”

“哼!我妹妹最好了!”

“太棒了!我们加在一起能有25个铜板!!!能吃1串、2串、3串……”

“8串糖葫芦。”月荷真是哭笑不得了,“待会让大虎给你买,我再带你们去吃面。”

“对对对是8串!谢谢月荷姐!我今天太开心了!”

“妹妹!!!哥哥也太开心了!!!”

每句话后面带个感叹号,不对,最少带了两三个感叹号,每句话敞开嗓子喊,真是吵得人头疼。

连周围呜呜泱泱,人声鼎沸的人群也被吸引了目光。

陈业看不下去了,“别惯着他们,还8串糖葫芦,够买两斤猪肉了。”

陈业站在月荷身边距离不远不近,避免她被人群冲撞到了。

“陈业!可是你对妹妹不是这样的!你还给妹妹买糖!买烤鸡!买包子!哦,还不给大虎吃!哼哼!大虎记得的!!!”

陈业看了一眼柳大虎,最终气死人不偿命道一句,“妹妹是妹妹,你是你,看你胖的。”

“!!!”“大虎才不胖!大虎是壮壮的大虎!”

哼哼唧唧虎虎生威的柳大虎,最终得偿所愿迎来他妹妹的一巴掌。

“一天天的,大事小事记不得,尽记得吃的,再过几天真成了胖大虎了。”

“哼~”大虎被妹妹揍也很开心咧,哼哼一声歪头笑,“胖大虎也最~喜欢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