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看法

对了,谈谈你入职的事情吧。”

“因你是老孙推荐的,我和所长已提前沟通,今后你将跟着我参与项目,担任研究院六级研究员,月薪一百五十块,另有十八块津贴。

至于其他福利,会有同事为你核算清楚。

当然,若你日后带队有项目,也能分到红利。”

研究院的研究员等级类似工程师,从九级到一级递增。

何裕柱作为六级工程师,自然成为六级研究员。

得知职位与待遇后,即使见多识广的何裕柱也不禁暗暗咋舌。

天啊,这待遇太优渥了。

都说工人阶级是顶梁柱,这个时代虽知工人地位崇高,但即便像轧钢厂这样的大厂,八级工的月收入也才不到一百块,而研究员的待遇却截然不同,加上各种津贴和分红,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从某种角度来看,研究员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劳动者。

无论如何,这份待遇和地位,对普通人而言,无疑是众多职业路径中天花板般的存在。

张兰教授提供的这份工作,何裕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他深知,自己选择上大学这条路是正确的。

对于他的决定,张兰教授一如既往地简洁明了:“行,今天你就在这里熟悉一下工作环境,明天早上到我办公室来,我有个项目要交给你。”

当晚六点,何裕柱在304研究院下班时,作为第一天来报道的新员工,他对研究院的整体情况做了初步了解。

304研究院共有百余名研究员,其中最高的职称是**工程师。

也就是说,和张兰教授同级别的,在整个研究院只有三位,而目前研究院内常驻的**工程师仅两位。

别看人数不多,实际上,这一百多名研究员的数量已相当可观。

毕竟,这里的最低级别研究员也是九级工程师,在大型企业如轧钢厂,会被当作珍宝一样供奉着。

而在304研究院,这样的配置却很常见。

据张兰教授介绍,研究院院长是二级工程师,但他很少亲自到场,所以通常是由张兰等四位**工程师负责日常事务。

这一点也容易理解。

在国内当前环境下,二级工程师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国家战略储备的一部分。

能在研究院挂职,已经是难得的机会,他们的工作已不属于个人,而是由国家统筹安排。

这一点,何裕柱必须提前考虑清楚。

虽然他已经选择了工程师这条职业道路,并且有系统的辅助,未来达到高级工程师的可能性很大。

但到了那个层次,需要考量的因素更多,因此如何展示自己的能力,也是何裕柱需要尽早规划好的事情。

何裕柱暂无后顾之忧,当前仍需专注于研究院的工作与成长。

离开研究院后,他先到东直门菜市场采购食材,随后骑车回家。

途中确认无人注意时,他将所购食材收入空间,并习惯性地唤出系统面板。

“姓名:何裕柱

厨艺6级/)

“钓技3级3412/5000)

“桩功7级/)

“提纵术7级/)

太极元功拳6级/)

“十二形桩5级

“药理6级/)

“英语6级/)

“俄语6级/)

国文6级/)

“数学6级/)

“化学6级/)

“物理6级/)

“机械理论6级/)

“车工6级/)

“铆工6级/)

“焊工6级/)

“电工6级/)

钳工6级/)

“锻工6级/)

“系统空间:1618立方米

各项技能稳步增长,但达到六级后,升级所需的熟练度大幅增加,短期内难以突破。

目前,何裕柱更关心的是空间内的存储情况。

这片1618立方米的空间看似空旷,何裕柱存放的东西却显得微不足道。

三箱金元宝依然完好地放置在其中,但他并无动用之意。